字词 | 身份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身份权法律保护与权利主体的身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为维持一定身份所必要的权利。人身权之一。主要包括亲属权、监护权、继承权等。此项权利是基于一定身份而发生,以一定身份关系的存在为必要条件,如果身份一旦消灭,则权利也归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事法律规定对公民行使身份权予以法律保护,对侵权者要追究法律责任。 身份权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为或基于相互之间关系所发生的一种人身权利。如亲权、荣誉权、婚姻自由权等。有些身份权是由当事人特定的行为所引起的,如某人因贡献突出获某项奖励,取得一项荣誉权。有些身份权发生在亲属之间,例如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夫妻双方无论哪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都有向对方要求给予经济上补助和生活上照顾的权利。这类身份权随着某种相互关系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这种关系的终止而消灭。此外,广义的身份权还包括有发明权、著作权等。这类身份权是当事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与当事人财产利益有密切关系,权利永远归权利主体本人享有。因此,这类身份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身份权与当事人的特定身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不仅为权利人的利益而存在,同时也为相对人的利益所存在。权利主体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身份权,又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正确行使和保护身份权,有利于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正常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身份权 身份权自然人因具有特定身份时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与人格权一起构成完整的人身权。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监护权都是自然人的身份权。与人格权相比,身份权具有以下特征: (1) 是专属权。身份权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所享有的权利,与特定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不能转让、继承。(2) 是非固有权。身份权是基于某种身份享有的权利,权利人取得特定身份的时候,才享有这一权利。不是出生就必须依法享有的,也不是终身享有的权利。当这种身份关系因为某种原因不存在的时候,其身份权也会随之消灭。(3) 客体是身份利益。身份利益是由某种特定身份而引出的可以由权利人支配、利用的利益。不同的身份权,其身份利益有不同的内容,如亲权所体现的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照护等权利与义务,配偶权所体现的是夫妻之间的忠诚、扶养、继承、生活上的体贴、关爱等权利与义务,而且身份利益更多地体现为权利人的责任。拥有特定身份的权利人不管是出于法律、伦理的要求,还是出于亲情,都要对身份权利的相对人尽到其应尽的义务,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身份权制度是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法律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了人类的文明,也就有了人与人的身份关系,如父母子女、部族族长与其成员等,但身份权概念却是法律制度的产物。最早的身份权仅表现为亲属法上的绝对人身支配特权,如家长权、父权、夫权等。随着人类社会经历“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身份权概念经历了其绝对的人身支配特权被削弱、废除,而被赋予了平等、民主内涵的过程。当今人们认识的身份权,是在平等、民主前提下的,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新型民事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2条规定:“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我国的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中,也有自然人在婚姻、家庭中的身份权的一系列规定,形成了我国自然人身份权保护体系。 ☚ 自然人信息权 身份 ☛ 身份权人身权的一种。因一定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法律权利。包括亲权、监护权等。 身份权 身份权身份权,是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为或基于相互之间关系所发生的一种人身权利,如亲权、荣誉权、婚姻自由权等等。有些身份权是当事人特定的行为所引起的,如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乘,被国家授予“优质产品奖”,该企业则获得一种荣誉权; 有些身份权发生在亲属之间,如夫妻双方互相扶助,是基于婚姻关系产生的身份权。此外,广义上的身份权,还包括有发明权、著作权等,这类身份权是因当事人的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与当事人的财产利益有密切联系,因此这类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 人格权 民法·民事侵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