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跷”的繁体字。 上一条: 跷 下一条: "> 跷蹺、蹻{}五6540①动赤脚在泥水中走。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泥。②动跨;跨过。⑴中原官话。陕西西安〖 〗、商县张家塬〖 〗。从柴堆上~过去‖从沟沟儿小沟壕上~过去。⑵晋语。陕西绥德〖 〗。从石头上面~过去‖他腿长,一下子就~过去。③动向上爬;爬上。闽语。广东海康〖 〗。④动瘸。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脚。⑤动单腿跳。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屋跳房子游戏。⑥动翘。⑴西南官话。四川南川。1931年《南川县志》:「一头或两头不平均曰~,如~尾巴。」⑵闽语。福建莆田〖 〗、仙游〖 〗。⑦动卷起。吴语。江苏启东吕四〖 〗。拿衣裳袖~~起,嫑弄湿拉子不要弄湿了。⑧动招;讨。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死‖~打‖骨头~痒‖~贱‖~穷。⑨动死。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疾病》:「《广韵・五支》:『㱦,死也。』丘知切,音转自变为~。今俗作俳谑语,谓人死为~。」⑩动跑(戏谑语)。赣语。湖北蒲圻〖 〗。不晓得他~到哪里去了。⑪形弯曲。闽语。福建厦门〖kߵiau44〗。~痀驼背。⑫形涩;不光滑。古方言。《方言》第七:「~,涩也。山之东西或曰~。」⑬形歪斜不平。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藃,《考工记・轮人》:『毂虽藃不藃。』注:『藃,暴。』…今昭人言物颇偏暴起为,音如窍,或如窍平声,俗以~为之。」⑭形骄傲。吴语。江苏常州〖 〗。拿~故意推脱,抬高身价。⑮形薄弱。冀鲁官话。河北盐山。1916年《盐山新志》:「~,薄弱也。凡较而弗如者曰~,读去声。较而胜者曰不~。」⑯形凑巧。粤语。广东广州〖kߵiu35〗。真~,一讲佢佢就到真巧,一说他他就到‖有咁啱得咁~说要那么巧,就有那么巧。⑰名脚。北京官话。北京。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方言》:「脚曰~。」⑱名走路时自然迈出一步的距离。晋语。陕西北部〖 〗。通讯班三~两步赶上卫毅。   蹺DC45 (一)qiao“跷”的繁体。 (二)qiao“跷”的繁体。 蹺qiāoQ087 “跷”的繁体。 蹺跷,《説文》所無qiāo[足(意符)+ 堯(聲符)→ 蹺(抬高脚後跟〈蹺起脚〉。抬起一條腿〈蹺腿〉豎起指頭〈蹺起大拇指〉。走路不平,有點瘸〈蹺脚〉,引申爲不平常〈蹺蹊〉。踩着有踏脚的長木棍表演舞蹈〈踩高蹺〉。死的謔稱(蹺辮子)。)]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三回):“誰知道他的藥吃錯了,第二天他就蹺了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