跽jì長跪。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胡人遙集於上楹,儼雅跽而相對。” 跽读音j·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暨几切,上,旨韵。 ❶长跪,一种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的跪法。 ❷泛指古人席地而坐。 上一条: 誋 下一条: 𦮼 跽{}五6834动跪。⑴江淮官话。湖北蕲春。章炳麟《新方言・释言》:「《说文》『~,长跪也。』渠几切。蕲州谓跪曰~。」⑵吴语。江苏苏州:耐勿要~在地浪!上海崇明〖 〗、嘉定。1930年《嘉定县续志》:「跽,俗言跪也。」浙江定海。民国刊本《定海县志》:「俗谓跪曰~。」   跽jì〈文〉两膝跪着,上身挺直 △ ~坐|~跪。 跽jì〖动词〗 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1)。《范雎说秦王》: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秦王双膝着地,上身挺直说:“先生不愿意指教我吗?” 跽jì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鸿门宴》:“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 跽*jiF5D5 ❶〈文〉双膝着地,上身挺直: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史记》)。 ❷中医专用名词。指脚大趾下面的近端部分。 下跪 下跪蹲足 屈膝 降跽 顿膝打腿 向佛跪拜致敬:顶礼慈云 长时间双膝着地,上身挺直:跽 屈膝跪倒:跽跗 急速跪下:跌跪 直身而跪:长跪 长时间跪着:长跪不起 (双腿屈曲,膝部着地,往往用于行大礼或恳求:下跪) ☚ 跪拜 下拜 ☛ 跽❶即脚掌。 ❷𧿹趾的下面。 跽jì[书] Ⅰ (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kneel on the groun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straight Ⅱ (膝) knee 跽 甲骨文; 篆jì[⻊(足,意符)+忌(聲符)→跽(《説文》:“跽,長跪也。從足,忌聲。”跽,古人雙膝著地,席地屈膝臀部置於雙踵之上,而上身挺直。甲骨文己下從止,篆文訛變從心,故又加足成“跽”,己,“跽”的本字。)] 章炳麟《訄(qiú逼迫)書·訂禮俗》:“古者跽拜之禮,施於席地,而今有登倚坐榻斯古之牀幾也。” 跽jì14画 足部 〈书〉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跽 ☚ 跪 踰 ☛ 000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