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足食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足食论 足食论强调积贮粮食对稳定国家政权的突出作用的思想。史载上古尧、禹、汤时,因为有充足的粮食储备,禹曾经战胜了九年水灾,汤曾战胜了七年旱灾。《礼记·王制》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 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 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孔子向子贡传授治国之道时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 农业作为封建自然经济下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其丰歉无疑关系到国家的强弱,人们安危和社会治乱。孔子以足食来说明治国之道,认为国家要取得百姓的信赖,首先要做到足食,表明古代思想家对经济决定政治的作用已有所认识。后世思想家的劝农、屯垦、实仓廪等措施莫不本源于足食论。 ☚ 食重于货 本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