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赵才、任宗谏炀帝下江都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赵才、任宗谏炀帝下江都案 赵才、任宗谏炀帝下江都案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的新龙舟作成,送至东都,宇文述等劝炀帝下江都,炀帝也欲赴江南游玩。右候卫大将军赵才见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四海土崩”,惟恐王朝统治将崩溃。自以为深蒙皇恩,不能坐视国家亡败,于是入宫进谏,说“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臣虽愚蔽,敢以死请”。炀帝认为赵才扫了自己的兴,将赵才下狱。过了十几天,待其怒意稍解,放出赵才。其他朝臣虽有不欲炀帝去江都者,见炀帝去意甚坚,“恐触怒之”,众人不敢再谏,只有建节尉任宗“上书极谏”。他的命运却没有赵才那么好,炀帝“即日于朝堂杖杀之”。杀谏臣则国亡不远。炀帝下赵才狱,杖杀任宗,皆无法可循,乃任意妄为。 ☚ 苏威“大不逊”案 炀帝数斩极谏者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