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岐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字邠卿,原名嘉,字台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少习经籍,有才艺。娶名士马融之侄女为妻。融系外戚豪家,喜女乐,歧常鄙视而不见融。初仕州郡,以廉直疾恶为人忌惮。永兴二年(154年)召为司空掾、皮氏长。宦官左悺之兄左胜任河东太守,岐耻为其属官,乃去职。京兆尹延笃召为功曹。因曾多次贬议宦官唐衡兄弟,家属宗亲皆被杀害。岐逃难于江、淮、海、岱等地,隐姓埋名,卖饼于北海市中。后藏于孙嵩夹墙中数年,作《石屯歌》二十三章。至唐衡败灭,得赦出。三府闻之,同时召用。延熹九年(166年),擢任并州刺史。灵帝初年,因党锢被免职十余年。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党禁解除,被征为议郎。及献帝西迁,复任议郎,后历任太仆、太常等职。卒年九十余。撰有《孟子章句》,今存,收入《十三经注疏》。另存世有《三辅决录》、《遗令敕兄子》与《蓝赋》(残篇)等。

赵岐

赵岐约110—201

字邠卿。京兆长陵(今属陕西)人。家居荆州郢城。初名嘉,字台卿,因得罪唐衡,避祸改名。少明经,有才艺,拜为太常。擅绘人物、鱼龙和怪兽等,年九十余,自为《寿藏图》,作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作赞颂。

☚ 谷永   刘褒 ☛
赵岐

赵岐? —201

东汉辞赋家、经学家。《后汉书》有传。字邠卿,原名嘉,字台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少通经学,有才艺。娶马融侄女。融为外戚豪家,岐很鄙视,不与相见。初仕州郡,以廉直疾恶为人忌惮。三十余岁,身患重病,卧床7年,自撰墓志曰:“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病愈后于永兴二年(154)召为司空掾,后又任皮氏长。因贬议权宦唐衡兄弟,家属宗亲皆遭杀戮。岐易名改字,四处逃亡。后得孙嵩之助,藏夹墙中数年,作《厄屯歌》23章。唐衡等败灭后,因赦乃出。三府闻之,同时召用。延熹九年(166),擢并州刺史,因党事免。灵帝初,又遭党锢十余年。后历任议郎、太仆、太常,卒年九十余。长于经文,亦善辞赋。今存《蓝赋》残篇,为其感于陈留人遗本念末,竞种蓝麻而作。另著有《孟子章句》、《三辅决录》等。原有集,早佚。

☚ 荀勖   赵壹 ☛

赵岐约108—201年

字邠卿,又名嘉,字台卿。京兆长陵 (今陕西省咸阳) 人。 训诂学家。 30余岁时曾得重疾, 卧床7年。40余岁时出任司空掾, 后迁皮氏长。 50余岁时, 唐衡之兄玹作京兆尹, 因他与赵氏有隙,赵氏惧祸,逃到北海市中卖饼,被孙嵩带回家,在复壁中躲了几年。 后诸唐死灭, 因赦乃出。 60余岁时又遭党锢10余年, 76岁才又被起用, 官至太常。《孟子章句》是他在孙嵩复壁中所作,这是今存最早的《孟子》 注。 另著有 《三辅决录》。 《后汉书》 有传。

赵岐公元?——201年

原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更名岐、字邠卿。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拜议郎太傅,曹操当政时授司空,官终太常。主要著有《孟子章句》、《孟子章旨》、《三辅决录》等书。其《孟子章句》有别于今文经学家章句之烦琐寡要,而以简约明了著称。今存《十三经注疏》中,其余各书皆不传,清人有所辑录。

赵岐约108—201

东汉文学家。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初仕州郡,以廉直疾恶,为人忌惮。永兴二年(154),召为司空椽,转皮氏长。因贬议宦官唐衡兄弟,家属亲友皆遭杀害,他逃难出走,改名易姓,卖饼于北海市中。后唐衡等死,复出擢升并州刺史;又因党事免官。灵帝初,遭党锢十余年。黄巾军起义,被调任议郎。及献帝西迁,复任议郎,迁太仆、太常。有《孟子章句》(收入《十三经注疏》)、《三辅决录》。

赵岐

赵岐约108~201zhao qi

初名嘉,字彬卿,又字台卿。东汉经学家。京兆长陵(今渭城区正阳镇怡魏村附近)人。初任州郡官,廉洁耿直。永兴二年(154)任司空掾议,出为皮氏地方(今山西河津县西)行政官,擢升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东南)刺史,因党锢之祸免官。后任议郎、太常等职。著有《三辅决录》《孟子章句》等。《孟子章句》收入《十三经注疏》,今存。

☚ 赵步长   赵伯平 ☛
赵岐

赵岐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京兆长陵(今陕西泾阳东南)人。初名嘉,生于御史台,因字台卿,后避难,遂自改名岐,字邠卿,表示不忘本土之意。少明经,有才艺,娶名儒马融侄女为妻。他以融外戚豪家,鄙视不愿相见。曾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著称。年三十余患重病,卧床七年之久。后辟司空及大将军府,举理剧为皮氏长,因耻事宦官, 去官西归, 为京兆尹署为功曹。延熹元年(公元158年),中常侍唐衡兄玹任京兆尹。他因过去曾多次贬议此人, 惧大祸及身, 遂逃亡至北海,卖饼市中,为青年孙嵩识出,藏于复壁中数年,及诸唐死灭,因赦乃出。公卿举荐,擢并州刺史。灵帝初,遭党锢之祸,直到黄巾起义爆发,才重新步入仕途,历议郎,敦煌太守、太仆、司空、太常等职。一生著述甚多,今存有《孟子章句》,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 李育   马融 ☛

赵岐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他身处 “主荒政谬” 的桓灵之世,仕途坎坷。因惧宦官杀害曾藏匿复壁达数年之久。据他在 《孟子题辞》 中说,只好“系志翰墨” ,为《孟子》作章句,借以排遣忧思。其编 《孟子章句》 的目的是 “寤疑辩惑” 以供初学者阅读。汉人 《孟子注》 ,现仅存赵岐的《孟子章句》 。今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赵岐about 108~201Zhao Qi

scholar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赵岐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初名嘉,字台卿。少通经学。延熹元年(158),为避宦官陷害,匿名逃亡,足迹遍江、淮、海、岱,卖饼北海。后遇赦。曾任并州刺史等职。灵帝初,复遭党锢之祸。献帝即位,累迁太仆,曾奉命东行抚慰袁绍、曹操、公孙瓒等。又使荆州,劝说刘表助王室,后任太常。推崇孟子,称孟子是通晓《五经》,尤长于《诗》、《书》的儒学大师。笃信天命,认为,人生能否实现“箕山(相传许由隐居处)之操”、“伊(尹)、吕(尚)之勳”,全在于天意的安排,“天不我与,复何言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著有《孟子章句》,为《孟子》最早注本,释文通达,亦有附会之词。经北宋孙奭疏,收入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另著有《三辅决录》,今存。《戹屯歌》、《御寇论》已佚。

赵岐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初名嘉,字邠卿、台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任并州刺史,因“党锢之祸”被免职。后任议郎、太常等职。撰有《孟子章句》,今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