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赤松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赤松子chì sōng zǐ

指仙人;或形容修道之事。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元和郡县图志·婺州金华县》:“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故山上有赤松之祠。”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忽逢青岛使,邀入赤松家。李白《题雍州崔明府丹灶》:叶县已泥丹灶毕,瀛州当伴赤松归。

赤松子

赤松子

传说中的仙人。上古神农时的雨师(或说为帝喾之师),服食水晶而成仙,能入火中自烧。常去昆仑山西王母处栖止,随风雨上下往来。(见旧题汉刘向《列仙传》、汉韩婴《韩诗外传》 等书)

☚ 圯桥   意马 ☛
赤松子

赤松子

西汉志怪小说。刘向撰。原载《列仙传》。《法苑珠林》卷七十九引载。袁珂《古神话选释》录入。这是一则仙话。叙述: 神农时雨师赤松子,服水玉以食,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登仙后,常常至昆仑山上,住在西王母曾住过的石室中,随着风雨上下往来于山巅。后来炎帝之小女追之,仿赤松子的办法,先服食水晶,后入火自烧,于是也就成了神仙,和赤松子一同去了。这里主要讲的是“火化登仙”事。神仙家以为服食了水玉 (水晶) 这类东西,对于人身大有好处,所以,赤松子 “服水玉”,就能跳进火里去把自己焚烧,从而火化登仙。闻一多《神仙考》认为这种火化登仙的思想,是由古代西方羌族火葬的风俗而来 (见《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赤松子,是古代传说的一位著名的仙人。《楚辞·远游》就说“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解老篇》也说:“赤松得之,与天地统(终)”。可知至迟在秦前就流传有关赤松子的神话(仙话) 了。刘向则在传说的基础上,写了 “赤松子”之故事,展示了赤松子“服水玉”(登仙手段之初阶)等奇异生活方式,突现了他的“入火自烧” 而登仙的奇特变化,为宣扬神仙方术之道服务。有的学者把这个故事列为人仙相恋之类,实有悖于故事的内容与主题。从艺术手法上来讲,描写 “自烧登仙” 的变化,荒幻的构设,也是够奇妙的。尤其是篇末写“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则给读者以遐想不尽的浪漫曼妙的情趣。“赤松子”故事,《搜神记》卷一亦记有,但原故事 “入火自烧”,已演变为“入火不烧”,这虽然可以显示出修道人的神通和本领,但却失去了原先故事的一项要义,即由此而达到登仙之目的。关于 “炎帝少女得仙”事,后代的《广异记》有《赤帝女》,写“赤帝女学道得仙”之行迹,其中 “火焚升天”,则假手于她的父亲,当是本事的演化。

☚ 萧史弄玉   宁封子 ☛
赤松子

赤松子

道教传说中的神仙。相传是神农时的雨师,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尝游崑𪨷山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闲遊人间。晋成公绥《仙诗》:“那得赤松子,从学度世道。”郭璞《遊仙诗》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庾阐有:“赤松遊霞乘烟,封子鍊骨凌仙”及“邛疏鍊石髓,赤松潄水玉”句,陈阴铿《赋咏得神仙诗》:“洪厓与松子,乘羽就周王”,梁沈约《赤松涧诗》:“松子排烟去,英灵眇难测”句。事迹见《列仙传》、《三才图会》等。

☚ 扶桑公   鬼谷子 ☛

赤松子

《赤松子》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人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又,《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又,晋·葛洪《神仙传》中以为赤松子即皇初平。又,《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留侯乃称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释义】赤松子是传说中的古代神仙,一说为神农时雨师,一说为皇初平。皇初平见“牧羊儿”条。

【例句】①伴赤松归欤子房,赋寒梅瘦却何郎。(张可久[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作者对张良功成身退的行为表示倾慕,用《史记·留侯世家》典实。②牧羊儿肯留,相伴赤松游。(张可久[中吕·满庭芳]《金华道中》)作者愿隐居金华山中,像神仙赤松子那样生活。暗用张良典故。③有一个张子房,追赤松别帝都。(范康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一折[那吒令])吕洞宾举张良为例,说服陈季卿入道。④我待学炼九转丹砂葛洪,上万丈昆仑赤松。(王子一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第二折[倘秀才])刘晨唱词,表明要像赤松子那样学道成仙的心愿。


宋词典故“赤松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 可可诗词网

赤松子

宋词典故·赤松子

【出典】 《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人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释义】 赤松子,又作“赤诵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又说是神农时雨师,行游太空,随风雨上下。后常用作咏仙人的典故。

【例句】 ①赤松认得虚空,便一向、飞腾缥缈。(朱敦儒《柳梢青》[水云晚照]860)这里以赤松子自况,自写倾心物外之游。②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辛弃疾《浣溪沙·种松竹未成》1925)这里把“赤松子”与“孤竹君”并举,分咏松与竹,以表现词人窘境中的操节。③璇星烂,有赤松黄石,雾凑苍坛。(赵福元《沁园春·寿黄虚庵。三月廿九》2652)这里以“赤松”与“黄石”(参见该条)暗颂黄虚庵为仙人。

赤松子

传说中的神仙。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仑山上,常在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见《云笈七签》一0八。杜甫《寄韩谏议注》诗:“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赤松子

赤松子

又作“赤诵子”,简称“赤松”或“松”。辞赋神话人物,《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楚辞·惜誓》:“及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严忌《哀时命》:“与赤松而结友兮。”班固《两都赋》:“庶松乔之群类。”张衡《二京赋》:“美往昔之松乔。”《思玄赋》:“松乔高踌孰能离。”赤松子或曰雨师,《列仙传》卷上:“赤松子,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具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高诱注:“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导引轻举假上也。”或曰古仙人。《屈骚指掌》:“赤松子,古仙人。《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或曰帝喾之师。《楚辞解故》说:“韩婴《诗外传》:子夏对哀公曰,‘帝喾学乎赤松子。’是赤松乃帝喾师也。”

☚ 赤须   孝己 ☛

赤松子

借指仙人。唐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 赤松游

赤松子

【出处】 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释义】 赤松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为雨师,能够在火中自烧,又能随风雨上下高山。后以此典指仙人,或形容修道事。
【例词】 赤松 赤松子 松子 赤松游道 松乔 乔松
【用例】
〔赤松〕 宋·范成大《昼锦行送陈福公》:“云出云归俱是道,苦学赤松还未妙。”
〔赤松子〕 宋·苏轼《和潞公超然台》:“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松乔〕 魏·阮籍《咏怀诗》:“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
〔松子〕 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赤松子

传说中的仙人。其说有二:一、神农时的雨师。《艺文类聚》七八引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雨师,服水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仑山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二、丹溪人黄初平,牧羊时为一道士带到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其兄初起,入山寻之,遂相见。语毕,问其羊何在。初平指山上一堆白石叱曰: 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百头。后初起就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黄初平改字为赤松子。见《太平广记》七引晋葛洪《神仙传》。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赤松子
赤松子  chìsōngzǐ

省稱“赤松”。亦稱“赤誦子”。傳說中仙人名。服水玉火芝,能人火自燒,隨風雨上下,嘗爲神農時雨師。其說始見於先秦,後世流傳甚廣。《楚辭·遠遊》:“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與化去而不見兮,名聲著而日延。”洪興祖補注:“《列仙傳》:赤松子,神農時爲雨師,服水玉,教神農,能入火自燒。至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張良欲從赤松子游,即此也。”《淮南子·齊俗訓》:“今夫王喬、赤誦子,吹嘔呼吸,吐故内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雲天。”高誘注:“赤誦子,上谷人也。病癘人山,導引輕舉。”莊逵吉校釋:“俗本赤誦作赤松,蓋誤改之。古字誦與松同聲通用。”《史記·留侯世家》:“願弃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司馬貞索隱引《列仙傳》:“神農時雨師也,能入火自燒,崑崙山上隨風雨上下也。”漢·劉向《列仙傳·赤松子》:“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崑崙山上,帝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爲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晉·郭璞《遊仙詩》之三:“赤松臨上遊,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藝文類聚》卷九十八引晉·葛洪《抱朴子》:“火芝,常以夏採之。葉上赤,下莖青。赤松子服之,常在西王母前,隨風上下,往來東西。”

赤松子

(明刊本《列仙全傳》)

赤松子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尊奉。传说为神农帝时雨师,西去昆仑山,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赤松子

西汉时传说中仙人名。《汉书·张良传》颜师古注:“赤松子,仙人号也。神农时为雨师,服水土,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