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光学校
1923年,进步人士高孤雁在龙州下冻州高小任教时,看到《新青年》学刊第一期瞿秋白的《赤潮曲》,被文中“赤潮澎湃,晓霞飞动”语所激励,便把学校改名为“赤光学校”。在此影响下,下冻州各村相继改名,分别叫“旭光学校”,“时光学校”、“新光学校”、“真光学校”、“曙光学校”、“虹光学校”,形成了“光芒万丈涌”的新气象。赤光学校有教员23人,学生400余人。1924年还办了1个特别班,免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学生来自本地和邻县,也有居越华侨子弟。高孤雁亲自讲授《向导》、《前锋》等内容。1925年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