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鲜花
(1)鲜花,给人以美的感受、心灵的愉悦,是友谊、爱情、幸福与和平的象征,在人们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美化生活、增进友谊的作用。因此,送花是世界各国人民间日常交往必不可少的礼节。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送花也在国内逐渐流行开来。送花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有积极的意义:降低送礼的思想压力。当今人际交往,礼物是在必赠之列。而送花既显高雅大方,又含情意切切,使送接双方心情十分愉快而无思想压力,不致于因送其他经济价值较高的礼物显得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甚至因送礼时间把握不当,造成双方尴尬。送花则是一种随时都可相赠的礼物,堂而皇之,无可指责,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正常开展。
避免人际交往的功利色彩。人们交往,不外乎为了结识朋友,增进友谊,缔结良缘,百年好合,互利互惠,友好合作,保持关系,加强往来,表达情感,以示尊重等等,当然不能不承认其中有的交往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如果送礼过度,难免产生交往的负效应,将本应属于正常的人际交往导入经济利益的死胡同。而花的情感价值大大高于其经济价值,因而可避免人际交往的功利色彩,为交往双方增添美的享受。
减轻送花人的经济负担。礼物是有价的。在人际交往中,送价值多少钱的礼物为宜,很难衡量。有时,礼物少了自觉不妥,礼物多了又感经济拮据,故常使现代人为之困惑不安。而一束鲜花所包含的情感是无价的,不能以花费多少钱买的花来和换取他人的多大帮助划等号。看重友谊者自会竭尽全力,鼎力相助。而注重金钱者,怕是成百上千元的礼物也不屑一顾,哪里还谈得上慷慨相帮! 更何况工薪阶层的收入有限,为求人办事,花在礼物上的钱财怕是难以算清。不如送束鲜花,再配以合适的其他礼物,既减轻送花人的经济负担,又能表现其知书达理的品格。
(2)送花有一定的讲究:
❶学会“花语”。目前国际上有许多花卉被公认有特色的象征和“花语”——即花里蕴涵的交往礼俗意义内核。如玫瑰象征爱情,花语为“我真心的爱你”; 百合花象征高洁,花语为“百年好合”; 康乃馨象征母亲,花语为“健康长寿”; 牡丹花象征花王,花语为“花开富贵”; 桃花象征发达,花语为“宏图大展”; 太阳花象征光明,花语为“欣欣向荣”; 萱草象征忘忧,花语为“勿忘我”。在中国,也有一些花卉有某些约定俗成的花语和象征意义。如牡丹,世谓花王,乃中国国花,“牡丹乃天地之精,群芳之首”,风流潇洒,超逸群芳,喻示傲然而挺立的人格,民间普遍用牡丹送礼表示祝福; 牡丹和芙蓉放在一起,花语为“玉堂富贵”;红牡丹、白牡丹、黑牡丹常是年轻姑娘的代称,送花隐含着浓烈的情爱; 梅花,花语为“清高气节”; 白兰花,花语为“正气清远”; 马蹄莲花,花语为“洁白纯正”; 荷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花语为“人品高洁,情操纯真”; 菊花“幽香傲霜,优雅不俗”; 牡丹“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等等。掌握这些花语,对提高送花艺术有一定帮助。
❷区分花色。鲜花色彩缤纷,给大自然平添几许斑斓,使其更加绚丽多姿。而在人际交际往中,送花则还要区别花色。一般来说,在中国,红色的鲜花是最受欢迎的喜庆之花,白色的鲜花则常用于葬礼。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开放,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许多年轻人早已不再单单认为红色是喜庆的象征,一些女性反而以白色花寓意纯洁之身。各民族对花色也有其独特的解释。如黄色在西方被认为含有断交之意,紫色对巴西人来讲,尤为反感,认为紫色是死亡的象征。如应邀参加朋友宴请或祝贺对方生日,绝对不能赠送紫色的花。而白色在墨西哥人看来,则是可以避邪之色,而黄色意味着死亡,红色会给人带来晦气。用这两种颜色做为礼品花的包装纸,会令对方不满。
❸掌握花量。送花的数量应根据不同国度的习惯而定。中国古代人们既喜欢奇数,又钟情偶数,只是应用场合不同而已。比如自我装扮时常取一朵花戴右发鬓上,一支戒指带左无名指上,一个簪子插在后发髻上等等。而在交际场合中又以偶数为标准。“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因此,无论开市动土,喜欢盛典,还是赠送礼品,皆以双数为准。如两瓶酒、两对瓷器等。所以送花也以双数为宜。而日本对奇数倍加喜爱和崇拜,认为奇数象征吉祥、如意、顺心,如数字“3”等,但对“4”和“9”却相当反感。日本人认为日语中“4”和“死”的发音相近,“9”的发音类似于“苦”,所以送花应避免这两个数字。西方人也喜欢奇数,他们送花常选择插花,且又是单数,如1、3、5,但对“13”却是极力避讳的。
❹分辨场合对象。送花要根据交际场合以及交际对象,选择恰当的花。这样,送花才有分寸,才有意义。在中国,如是婚礼场合,给新婚夫妇可送海棠花或玫瑰花,表示祝君新婚快乐; 送并蒂莲,表示祝愿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送香味月季,表示爱情永远不衰,送牡丹花,表示祝愿家庭繁荣幸福。遇为老人祝寿的场面,送桃花表示祝愿长寿幸福; 送长春花,表示祝贺健康长寿; 送水仙花,表示祝愿吉祥如意; 送兰花,寄寓正气长存; 送晚香玉,赞美壮心不已。在与恋人相会之际,送玫瑰花,表示求爱; 送蔷薇花,表示热恋; 送丁香花,象征对爱情坚贞不渝。碰到朋友遇到困难或取得成绩之时,送山茶花,表示拼搏; 送鹤望兰,象征胜利; 送木棉花,象征英雄; 送杜鹃花,寄寓前程万里的祝愿。当送别亲友或恋人时,送万年青,以示友谊长存; 送芍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 探视病人时,可以整束的“非州菊”相赠,表示渴望病者早日康复之心。与师长告别之时,还可送“满天星”,寓意纯洁和幸运。在涉外场合,有时因其花语与中国人的理解有所差异,所以也应区别对待。在意大利、法国、瑞士、比利时等讲法语的国家,菊花被称为“葬礼之花”。如遇朋友过生日赠送此花,则含有诅咒之意。白色的百合花对加拿大人来说,也是追悼会上才能使用。假若在婚礼上以此花相送,则会遭到对方强烈不满。莲花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分场合随意送人,难免也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杜鹃花,则被人视为“贫贱之花”,也不宜作为礼品花相送。
总之,送花要根据民族、地域、风情、习俗、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注意从鲜花的文化内涵、颜色、数目、品种以及场合、对象等方面加以考虑,才能送得恰当、拿着舒心,从而表现出较高品位和情调,以达到融合人际关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