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肯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肯堂1549—1613

明医学家。字宇泰,金坛(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检讨,以失察贬官,终官福建参政。平生好著书,于医学尤精。居家时,广集历代医学书籍,编著成《证治准绳》四十四卷,按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等,分门别类,于各种疾病之症状及诊治,作了详尽叙述,人称赅博精粹;后世广为流传,汇刻时称《六科准绳》。还编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汇集、保存,整理的古代医学文献达四十四种之多。

1

(词)明·王肯堂

步花阴,满园春色飘零。

过横塘、曲阑斜折,崎岖转入荷亭。

坐无聊、起看画障,行还倦、闲拨炉熏。

暗觉声喧,微窥影乱,映门一线露罗裙。

双扉启、缟衣翠袖,相簇度银屏。

霎时见,虚窗雪艳,素壁霞明。

细看伊、莲随步起,果然兰并肌芬。

脸盈盈、疑开蛤帐,腰细细、堪试香尘。

腻发盘云,修眉偃月,珊瑚一颗蹙朱樱。

擎桨处、春纤如削,浑是玉雕成。

临别去,流波回觑,障面笑狂生。

王肯堂1549——1613

字宇泰,明江苏全坛人。万历进士。曾任福建参政等职。好读书,于经学、律学、医学均有造诣。其父王樵,嘉靖进士,任刑部员外郎,著《读律私笺》24卷。肯堂继承家学,著《律例笺解》30卷。

王肯堂1549~1613

明代著名医家。字宇泰,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金坛 (今江苏金坛)人。曾任翰林院检讨等官职,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降职,后来称病还乡,罢官后,在家乡研究医学,并为人治病,以医术闻名。他博鉴医书,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长期搜集材料,经十一年编成《证治准绳》44卷,分杂病,类方、伤寒、外、儿、妇等六科,故又称《六科证治准绳》。全书采摭丰富,条理分明,多以证论治,立论也较平正,流通较广,对后世学医的人有相当影响。另著有《郁冈斋笔麈》、《医论》、《医辨》,并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在整理、保存中医古代文献上做出贡献。又曾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交往,讨论学术。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开明思想。

王肯堂(1549~1613)

明·著名医学家。字宇泰,一号损庵,一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万历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福建参政等职。王氏聪明好学,善于词章,在当时的文界,很有名望。他自幼爱好医学,年轻时就成了他家乡的名医,曾治愈其病危的妹妹,后在其父的逼迫下,中断了医业,准备科举。登第后又开始研究医学,积累了不少经验。年老离职还乡,精力集中在医学研究上,并同时为人治病,疗效很高。由于他读书多,知识面广,临床经验丰富而又善于写文章,先后用十余年的时间编写成《证治准绳》一书。其中包括杂病、类方、伤寒、外、儿、妇六科,条理分明,辨证论治,立论平正,内容丰富,为后人所推崇。另著有《医论》、《医辨》、《郁同斋笔尘》。并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在整理、保存中医古代文献上作出了贡献。
肯堂八十岁时,忽然患了脾泄证,许多医生认为是年老体衰所致,用滋补法治疗,结果愈治愈重。最后请李中梓治疗。李对王说: “公体胖多痰,愈补愈滋,应该用猛烈的泻药荡涤才行。你以为对么?”肯堂回答说: “现今世上的医生,只有你和我二人。你开方,我服药,有什么可怀疑的呢?”于是用巴豆霜泻下“痰涎数升”而愈。

王肯堂

064 王肯堂1552—1639

明代医学家。字宇泰,号损仲,江苏金坛人。生于官宦之家,少年时因母病而学习医学。曾救活病危之妹而出名。他迫于父命严教,习读文史,攻举子业,37岁中进士,任翰林检讨,官至福建参政。约40岁引病归乡,钻研医术,博览医书。经11年博取精研,著《证治准绳》44卷,分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妇科,又称《六科准绳》。该书内容丰富,资料广博,条理分明,论述精粹,流传颇广,为后世医家所重视。书中对手术记述较多,如气管吻合术、耳廓整形术、婴儿先天性肚门闭锁开通术等,均为中医史上最早记录。又著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 杨继洲   陈实功 ☛
王肯堂

王肯堂1552—1639

明著名医学家。金坛(今属江苏)人,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他出生于官宦之家,万历17年 (1589)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福建布政司参政等职。曾因上书言抗御倭寇事被降调,于万历20年 (1592) 回到家乡养病。王氏年少时,曾因母亲生病涉猎过医药,罢官后即潜心研究医药学,博览群书,成为一代名医。他广泛收集各类医书,结合自己长期临证心得,花费了11年之久,编成《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44卷,其中《杂病证治准绳》(1602) 8卷,详细论述了各种杂病的证候和治疗。《伤寒证治准绳》(1604) 8卷,论述了伤寒病的证候和治疗,以张仲景方论为主,附以后世医家治法。《疡科证治准绳》(1608)广泛收集了历代外科的名医方论。《女科证治准绳》5卷(1607)在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的基础上,兼采其他医家明论。《幼科证治准绳》9卷(1607)则对儿科常见病的证候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论述。全书内容丰富,条理分明,以证论治,立论平正,不执偏于一家,因此流传很广,为后人多所引用。另著《医镜》、《郁冈斋笔尘》(1602) 等书,后者记载了西方历算及与利玛窦交往等史实。又汇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又作《古今医统》)(1601),收有自《内经》起至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44种,为现存较好的一部医学丛书。

☚ 缪希雍   张景岳 ☛

王肯堂(1549—1613)wángkěntáng

明代著名医学家。字宇泰, 号损庵。江苏金坛人。曾任翰林院检讨等职。后还乡, 研究医学, 并为人治病。博览群书, 广集材料, 结合自己临证经验, 先后用十余年时间编写成《证治准绳》一书, 包括杂病、类方、伤寒、外、儿、妇六科,条理分明, 以证论治, 立论平正, 内容丰富, 为后人所推崇。另著有《医论》《医辨》《郁冈斋笔尘》, 并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在整理、保存中医古代文献方面作出了贡献。

王肯堂

王肯堂

王肯堂

王肯堂(1552~1639年),明代著名医家。字宇泰,一字损仲,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出身官宦之家,万历17年(1589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福建布政司参政等职。曾因上书抗御倭寇事被降调,万历廿年(1592年)引疾归里。年少时,曾因母病习医,罢官后,在家乡究心医术,博览医书,并以医名。所著《证治准绳》44卷,具有医学全书形式,其中《杂病证治准绳》(1602年),详述各种杂病的证治; 《伤寒证治准绳》(1604年),以仲景方论为主,附其后医家之续法;《女科证治准绳》(1607年),以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兼采其他医家之论;《幼科证治准绳》(1607年)对儿科常见病(如痘疹、消化、营养类)证候叙述颇详; 《疡科证治准绳》(1608年)则广集过去名医方论。其著述采摭丰富,条理分明,多以证论治,且立论较平正,不执偏于一家,故流通颇广,多为后人所引用。另有《医镜》、《郁冈斋笔麈》(1602年)等书,后者主为读书见闻札记,医药仅占十分之二、三,其中记载西方历算及与利玛窦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

☚ 吴昆   陈实功 ☛

王肯堂Wang Kentang

proser and physician of the Ming Dynasty

王肯堂

见 王构


王肯堂1549—1613

明著名医学家。字宇泰,号损庵、念西居士。金坛(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历官南京、福建等地。退居后,专心研究医学,并为人治病。博览群书,广集材料,结合自己临证经验,用十余年时间编成《证治准绳》。包括杂病、类方、伤寒、外、儿、妇等六科,条理分明, 以证论治,立论平正,内容丰富,为后人所推崇。另著有《医论》、《医辨》、《郁冈斋笔麈》。

王肯堂1549—1613

明朝医学家。字宇泰。金坛(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参政。好读书,尤精于医。搜集历代医籍,编成《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又著《证治准绳》,分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女科,故亦称《六科准绳》,为后世医家所重。还有《郁罔斋笔麝》等。

王肯堂

(明) 金壇人。字宇泰,號損庵,别號鬱岡堂,又署念西居士。萬曆十七年 (1589)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文禄、慶長(日本年號,1592——1602)戰争”(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中,肯堂呈奏議十條,請領御史銜練兵海上,未準。久居其家。經吏部侍郎楊時喬薦出,補南京行人司副,終福建參政。王氏係著名法律學者,有名著《律例箋解》等。精醫學,此類撰著亦富,如《六科準繩》、《古今醫統正脈全書》。善書法,出入晉人堂室。通鑒識,收藏豐贍,有 《鬱罔齋筆塵》。所刻《鬱罔齋墨妙》十卷,時人尊為名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