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貫衆 貫衆 guànzhòng 亦作“貫仲”、“管仲”,亦稱“萹苻”、“止濼”、“虎卷”。以其根一本而衆枝貫之,故稱。多種蕨類植物帶葉柄基之乾燥根莖。長倒卵形,稍彎曲、上端鈍圓、下端較尖,黄緑色或黑棕色。主治血崩帶下,產後血氣脹痛,腸風便血,温熱斑疹。始載於秦漢典籍。《爾雅·釋草》:“萹苻、止濼,貫衆。”《神農本草經·下經·貫衆》:“一名虎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貫衆》:“俗作貫仲、管仲者,皆謬稱也。” 贯众【同义】总目录 贯众泺黑狗脊贯众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贯仲、管仲。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 Nakai等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粗茎鳞毛蕨主产东北。苦、涩,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❶治蛔虫、绦虫、蛲虫、及钩虫病。 ❷预防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治流行性感冒、温热、斑疹。 ❸治吐血,衄血,崩漏,便血,血痢,尿血。煎服:4.5~9g;或入丸、散。 ❹治热毒疮疡,痄腮。煎服或研末调敷;蛲虫病煎服并煎水熏洗肛门。孕妇慎服。粗茎鳞毛蕨根茎含绵马酸类、黄绵马酸类、白绵马素以及羊齿烯(Fernene)、雁齿烯(Filicene)等三萜类成分,还含鞣质、挥发油等。粗茎鳞毛蕨可使绦虫麻痹,因而不能牢附肠壁,服后给予泻盐,可将绦虫驱出;粗茎鳞毛蕨的乙醚提取物可使子宫兴奋,作用与麦角相似;煎剂在体外对各型流感病毒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贯众有一定抗菌、抗肿瘤作用,还可保肝。贯众毒性较强,但它在肠道不易吸收。毒性成分可致呕吐、视力障碍甚至伤害视神经而失明。中毒时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甚至延脑麻痹。 贯众holly fernCyrtomium fortunei J.Sm.,真蕨纲,鳞毛蕨科,贯众属。钙质土的一种指示植物。生于石灰岩缝、路旁或墙缝中。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和长江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越南也有分布。植株高30~60 cm,叶簇生。根状茎短,直立或斜生,连同叶柄基部密生阔卵状披针形黑褐色的大鳞片。叶片长圆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奇数一回羽状复叶。侧生羽片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呈三角形耳状凸起,下侧圆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长渐尖头;顶生羽片较其下方相邻的羽片宽大。叶脉网状,网眼有内藏小脉1~2条。孢子囊群生于内藏小脉顶端,散布在羽片下表面(背面)。囊群盖圆盾形,全缘。根状茎连同叶柄基部可药用,能驱虫解毒,治肠寄生虫及流行性感冒。 
贯众 1.植株全形 2.羽片 3.孢子囊 贯众guàn zhòng《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58)。药名。 【基原】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箕科植物紫箕,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贼、狗脊蕨等的根茎。 【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本草纲目》)。 【性味】苦,凉。 ❶《本经》:“味苦,微寒。” ❷《吴普本草》:“神农、岐伯:苦,有毒。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一《经》苦,无毒。” ❸《滇南本草》:“性寒,味咸涩。” ❹《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寒,有小毒。” ❺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甘,温。” 【归经】入肝、胃经。 ❶《本草新编》:“入阳明胃经,亦入心、肺。” ❷《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❸《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❹《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湿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 ❶《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❷《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❸《本草图经》:“止鼻衄。” ❹《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❺《本草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❻《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❼《本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❽《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❾《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❿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涂。 【宜忌】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❶《本草经集注》:“雚菌为之使。” ❷《药性论》:“赤小豆为使。” ❸《本草经疏》:“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❹《云南中享药》:“孕妇忌服。” 【成分】主要成分为东北贯众素即粗蕨素(Dryocrassin),绵马素(Filmarone)为一种复杂的间苯三酚衍生物,不稳定,能缓慢分解产生绵马酸类(Filic acids),包括绵马酸BBB、绵马酸PBB、绵马酸PBP、绵马酸ABB等;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s),包括黄绵马酸BB、黄绵马酸PB、黄绵马酸AB、白绵马酸类(Flbaspidins);绵马酚(Aspidinol)、绵马次酸(Filicinic acid)、蕨烯(Ferene)、绵马三萜(Diploptene)等。其中东北贯众素含量最高为2.15%。 【药理】 ❶驱虫:粗茎鳞毛蕨对猪蛔虫有抑制作用。对猪幼小绦虫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绵马素能使绦虫或钩虫麻痹变硬而驱虫,黄绵马酸对绦虫亦有此效。绵马贯众的煎剂能驱除牛肝蛭。对牛片形吸虫、阔吸盘吸虫、血吸虫等有明显抑制或驱除作用。 ❷抗病毒: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B8株及亚洲甲型病毒乙型、丁型)有强烈抑制作用;对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白质炎、乙型脑炎、单纯疱疹病毒等7种有代表性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❸抗菌:粗茎鳞毛蕨浸剂和煎剂对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志贺氏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❹止血:贯众、乌毛蕨、紫箕对血浆有促凝作用。苏铁蕨、狗脊蕨、荚果蕨对血浆、全血有促凝作用。 ❺对子宫平滑肌作用:贯众煎剂及提取物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❻抗早孕及堕胎作用:东北贯众注射、灌服或阴道给药均对小鼠有抗早孕效果,并使中、晚孕胎儿娩出而堕胎。 ❼雌激素样活性:东北贯众灌肠能使小鼠子宫明显增重,阴道涂片呈外源性雌激素样改变。 ❽抗肿瘤:东北贯众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宫颈癌14、肉瘤180、脑癌22和ARS腹水型有抑制作用。对Lewis肺癌、MA739乳癌、P333腹腔水型也有效,灌服时对MA737乳癌抑制率为58.2%。 ❾其他:对小鼠胸腺重量有减轻作用,也可使碳粒廓清指数K减小。水煎液对体外蟾蜍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 ❿毒性:贯众有毒。东北贯众注射液静注的LD50为1.7±0.021g/kg,但其提取物毒性更大。绵马酸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孕妇服用可引起流产。服用过量,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因中枢麻痹而死亡。对心肝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孕妇、小儿禁用。 贯众ɡuànzhònɡ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贯仲、管仲。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 Nakai 或蹄盖蕨科植物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eet) Ching, 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Blechnumorentale L. , 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 f. ) Sweet, 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Thunb, 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Matteuciastruthioptefis ( L. ) Todaro 等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粗茎鳞毛蕨主产于东北, 峨眉蕨产于北京、河南、甘肃, 乌毛蕨产于湖南、广东、广西,狗脊蕨产于浙江、湖南、四川, 紫萁产于华中、华东,荚果蕨产于吉林、河北、河南、陕西。苦, 微寒, 有小毒。入肝、脾经。杀虫, 清热解毒, 止血。预防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 治蛔虫、绦虫及钩虫病, 流行性感冒, 痢疾, 吐血, 衄血, 便血, 血痢, 崩漏。煎服: 3 ~9 克。治热毒疮疡、痄腮, 煎服或研末调敷; 蛲虫病, 煎服并煎水洗肛门。孕妇慎服。粗茎鳞毛蕨根茎含绵马酸类、黄绵马酸类、白绵马素, 以及三萜类成分、鞣质、挥发油、树脂等。乌毛蕨根茎含绿原酸。狗脊蕨根茎含鞣质。紫萁根茎含玻那甾酮A, 蜕皮松, 蜕皮甾酮。荚果蕨根茎含玻那甾酮A, 蜕皮甾酮, 蕨甾酮。粗茎鳞毛蕨可使绦虫麻痹, 因而不能牢附肠壁,服后给予泻盐, 可将绦虫驱出。大量绵马酸镁盐可使狗视神经损害而失明。粗茎鳞毛蕨的乙醚提取物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与麦角相似; 煎剂在体外对各型流感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贯众 贯众 贯众贯众,又名贯仲、草鸱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Nakai的根茎及叶柄基部。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叶柄和须根,洗净,晒干。 根茎呈长圆锥形或倒圆锥形,稍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长10~20cm,直径5~8cm。表面黄棕色或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而紧密的叶柄残基及鳞叶,并有弯曲线状的细根。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略弯曲,质坚硬,断面较平坦,棕色,有维管束5~13个,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环状。除去叶柄残基的根茎,直径1~2c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深绿色或棕色。气特异,味淡而微涩、苦。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 本品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肿痛、衄血、吐血、血痢、便血、崩漏及虫积腹痛等证。本品苦寒,善能清热解毒,单用或与桑叶同用对流行性感冒有预防作用;用治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等证,可配板兰根、大青叶、紫草根、金银花等煎服。贯众又能凉血止血,出血因于血分有热者尤宜,如《本草图经》治衄血,取贯众研末水调服;《圣济总录》治吐血,取贯众与黄连同研为末,米饮调服。若吐血量多,病势急骤者,可用本品配血余炭研末,另以鲜侧柏叶捣取自然汁,加童便、黄酒少许调服,如《万病回春》贯仲汤。又如治久痢下血、妇女崩淋及多年白带,《本草汇言》 以贯众配黑蒲黄、丹参,酒炒合研为末服,亦可用于肠风便血。妇女子宫出血,色紫有块,少腹胀痛而有瘀滞者,则配活血祛瘀之五灵脂炒黑研末服; 如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不止,又宜配黄芪、当归、墨旱莲、阿胶同用,以补气养血而止血。本品又有杀虫功效,可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病。治虫积腹痛,常配使君子、苦楝根皮; 治绦虫,可配芜荑、百部;治钩虫,可配黄荆叶、槟榔、榧子、蜂蜜;治蛲虫,单以本品煎浓汁,临睡前洗涤肛门周围。此外,本品研末油调涂,可治漆疮;烧灰,油调涂可治烧烫伤。煎服,10~15g。解毒、杀虫生用; 止血炒炭用。入药以新鲜者为佳,贮存愈久,药效愈差。本品苦寒泄降,且有小毒,故脾胃虚寒患者及孕妇均应慎服。 实验研究: 贯众根茎含治疗动物血吸虫病的有效成分东北贯众素、三叉蕨素。还含东北贯众醇、黄绵马酸、绵马酸、绵马酚、低三叉蕨素、绵马次酸。又含羊齿烯、雁齿烯、 䒩烯-b等。 本品对绦虫有强烈毒性,可使绦虫麻痹,不能牢附肠壁,服后给予泻盐,可将绦虫驱出。绵马酸的驱虫作用比黄绵马酸强。由于毒性大,现已少用。煎剂还能驱除牛肝蛭及肠道蠕虫。乙醚提取物对兔和豚鼠的离体子宫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大剂量可使子宫呈强直收缩,与麦角相似。本品对小鼠有抗早孕及堕胎作用,并有某些雌激素样活性。 ☚ 土荆芥 紫萁 ☛ 贯众guan zhong【医学】the rhizome of cyrtom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