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椿白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椿白皮

中药名。

见《食疗本草》。别名:香椿皮,春颠皮。

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乔木,高达16米。树皮赭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幼时具柔毛。花期5~6月。

果期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植。

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

椿根白皮,干燥根皮为块状或长卷形,厚薄不一,外表面为红棕色,内表面有毛须。质轻松,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淡。

椿木皮,干燥树皮呈长片状。外表面红棕色裂片状,有顺纹及裂隙,内表面黄棕色,有细皱纹。质坚硬,断面显著纤维性。稍有香气,味淡。

味苦涩,性凉。《唐本草》:“味苦,有毒。”入手,足阳明经血分。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

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癣。《唐本草》:“主甘。”内服:煎汤,6~12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带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❶ 治湿气下痢,大便血,白带,去脾胃陈积之疾:椿根皮120克,滑石60克。上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100丸(《丹溪心法》)。
❷ 治小儿疳痢,渴瘦:椿木根(干,末之),粟米(舂粉),以蜜和作丸,服5丸~7丸,10丸,以瘥为度(《广济方》)。
❸ 治脏毒,赤白痢:香椿(净洗刷,剥取皮,日干)为末,饮下3克(《经验方》)。

❹ 治淋浊,白带:椿根白皮60克。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❺ 治腹中痞块:香椿白皮1000克(切碎)。

入锅内煎水,去渣熬成膏,摊布上,先以姜擦去腹皮垢腻,以火烘热药,贴痞块上,其初微痛,半日后即不痛,俟其自落。或加麝香少许,贴后,周围破烂出水(《岭南采药录》)。
❻ 治胃溃疡出血:椿芽木皮烧存性,金银花藤24克。

水煎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❼ 治胃及十二脂肠溃疡:香椿树皮18克。水煎服(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选编》。)树皮,含川楝素、甾醇、鞣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