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调节传导机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调节传导机制

货币调节传导机制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或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由于这种传导途径和过程不是靠直观考察所能获得,而是由经济学家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总结概括的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在联系,因此,有关传导机制的分析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理论假说。
货币调节传导机制理论分析的前提是货币对总体经济运行作用的假说。在古典经济学的绝大多数文献中,都不存在货币传导机制分析。因为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货币不过是罩于实体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对就业量、产量等实际经济变数并不产生影响,货币数量变动的唯一功能就是决定物价的绝对水平。在货币传导机制理论作了开拓性研究工作的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魏克赛尔。他是西方经济学界最早从总量分析的角度摒弃萨伊定律和二分法,把货币分析与实物经济活动相结合,探究性地研究了货币传导机制的经济学家。他从供求矛盾分析入手,以货币和利率机制为主线,创立了仍为许多当代经济学家叹服的货币调节传导机制理论。魏克赛尔认为,供求矛盾关系不仅决定了商品的个别价格和相对价格,而且还决定了商品的一般价格和绝对价格。他主张将决定物价水平的供给因素分为消费品的生产与投资(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将需求因素分为消费支出和储蓄,而在这四个数量的相对关系中,以得出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并由这四个因素的矛盾关系决定。但是,这四个因素的相对关系的决定因素又是利率。利率的高低,既影响收入总量在消费支出和储蓄上的分配,又通过对消费品和资本品价格的影响,而支配着两种商品生产的分配比例。所以,他认为利率是物价水平的调节者,主张以利率的理论修正货币数量说。
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之间曾展开激烈的论战。在关于货币量对总体经济的影响问题上,也一度出现过两种极端的看法。极端的凯恩斯学派(可以1959年英国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报告书为代表),认为货币不起作用。极端的货币主义(以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为代表),认为只有货币才起作用。经过多年的论争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在内,都否定了上述两种过于简单化和极端化的见解。他们都认为,货币对实体经济是起作用的,但在作用发挥的途径及作用程度上仍有不少分歧。
撇去内在传导机制的假说不谈,通常认为,货币存量变动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和扩散作用过程,可用下一简式表达:


从现有经济文献看,西方经济学家已提出的货币传导机制假说大体有以下几种:货币存量变动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财富效应、预期效应、资本成本效应等。
☚ 货币政策的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 ☛
000001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