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制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国家规定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制度。有广狭二义: 狭义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确定本位货币金属、货币单位以及进制,本位货币和辅币的铸造、货币流通程序、货币发行程序以及准备制度; 广义的货币制度还包括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兑换及汇率等制度。

货币制度

为保障本国正常的货币流通而以法令规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16~18世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复本位制。到19世纪50年代,大部分国家相继采用金本位制。20世纪初叶,金本位制已在各国广泛实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及以后,各国又都先后放弃各种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国内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内容包括:1.货币金属的规定;2.货币单位的规定;3.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4.金准备制度。历史上曾实行过复本位制、单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等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指一国用法律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内容包括:(1)有关货币金属的规定。这是货币制度的基础,先是白银、后则黄金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独占了货币金属的地位。(2)有关货币单位的规定。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与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如美国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为美元。根据1934年1月的法令,1美元纸币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3)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即规定金属货币、辅币、信用货币、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主币和辅币的种类等;(4)金准备制度。指国家集中金准备于中央银行或国库的有关规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实行过复本位制、单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通实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金汇兑本位制。我国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独立、统一、稳定是我国货币制度的特点。我国人民币的发行不依赖任何国家货币,它的发行是由国务院每年在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基础上,核准货币发行指标,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国家规定人民币不能出入国境。黄金、外币不得在国内市场计价流通、结算和自由买卖,只能集中于国家作国际支付使用。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

亦称“币制”。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内容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本位货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程序,纸币的发行程序及准备制度等。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币值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依据作用的范围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主要是确定用哪种金属作为货币,用多大金属量作为货币单位,并规定怎样铸造等。在价值符号——纸币和银行券流通的情况下,主要是确定用哪种价值符号流通,它代表什么样的金属货币,规定每个货币单位所代表的贵金属数量及其准备金,以及通过什么程序发行等。
社会主义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 由国家银行统一发行在全国流通的货币; 这种货币是代表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 货币发行不仅有黄金储备,而且有由国家掌握的按固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大量商品作保证; 货币发行通过银行信贷程序有计划地投放和回笼;国家银行是货币发行和调节的机构。
我国人民币是全国合法的货币,它代表黄金进行计价和流通; 是靠国家掌握的大量商品作保证; 是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的,是独立和稳定的货币。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国家用法律所确定的该国的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及其管理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❶确定货币金属与规定货币单位。由哪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是由一国政府选择和规定的,但这种选择要以本国客观经济发展的现实为基础,并不依国家的意志为转移。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黄金曾独占过货币金属的地位。货币单位,即由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或由国家法定的本位货币名称及其含有的金属重量。随着货币金属的确定,就要规定货币单位及其名称,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❷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 (发行)与流通,确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 (发行) 与流通,以及规定纸币及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目前,世界各国实际流通的本位货币都是纸币和信用货币。国家发行的纸币或中央银行的银行券为法定的支付手段,任何人均不得拒绝接受。
❸确定国家准备金制度。准备金制度指国家集中准备金于中央银行或国库,是一国对外贸易和结算的重要手段,也是本国货币稳定的坚实基础,所以准备金制度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任何一国都有自己的准备金。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

简称“币制”。国家为保持币值稳定、保障货币流通正常化而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货币制度主要有两类: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内容因类型不同而有别,就金属货币制度而言,内容包括:
❶确定作为货币材料的金属与规定货币单位;
❷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
❸确定辅币材料以及辅币的铸造与流通;
❹确立国家的金准备制度;
❺规定货币流通的调节和保障制度(包括对违法违规的惩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之类似,只是改变了金属方面的内容,相应地将“铸造”改为“发行”。

☚ 支付手段   币制 ☛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正常的有关法律规定及程序。国家以法律确定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使货币流通的各种基础构成因素结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产生的。
货币制度的内容 ❶确定货币金属与规定货币单位。货币金属,即作为货币材料的金属。确定货币金属或货币材料是建立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由哪种金属作为货币材料是由一国政府选择和规定的,但这种选择和规定是受客观经济发展过程制约和决定的,不以国家的权力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黄金曾独占过货币金属的地位。货币单位,即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或国家法定的本位货币名称及其含有的金属重量。随着货币金属的确定,就要规定货币单位及其名称,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如美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美元,1934年以前1美元的含金量为1.504632克;英国的货币单位定名为英镑,1870年1英镑的含金量为7.97克; 中国在1914年曾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为“圆”,并规定1个银元的含银量为0.648两。
❷确定本位货币及其铸造与流通。本位货币又称“主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货币。本位货币是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货币。如旧中国在采用银本位制时,银元就是本位货币。本位货币须是足值的铸币,其实际价值要与名义价值相一致。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本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与流通。所谓自由铸造,就是按照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其数额不受限制,国家只收取小量造币费用或免费。自由铸造本位货币,对保证货币流通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防止因磨损而重量不足的铸币继续自由流通,各国对铸币都规定了磨损公差。磨损公差是磨损了的铸币实际重量与法定重量的差额。超过磨损公差的铸币不准流通,但可请求国家兑换成新的铸币。
❸确定辅币材料及其铸造与流通。辅币常用贱金属铸造。辅币是不足价的铸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即辅币为限制铸造,由国家用国库的金属垄断铸造,铸币的收入归国家垄断。辅币不具有无限法偿的效力,即辅币为有限法偿,大量支付超过一定金额的辅币,对方可以拒绝接受。如美国10美分以上的银辅币每次的支付限额为10美元,铜镍所铸造的分币,每次支付限额为25美分。
❹规定纸币及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目前,世界各国实际流通的本位货币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或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国家发行的纸币或中央银行的银行券被国家法律承认为法定的支付手段,任何人均不得拒绝接受。
❺确立国家的金准备制度。国家的金准备又称“黄色储备”,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坚实基础。在当今世界,任何一国都有自己的金准备。国家的金准备一般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金准备主要有三项用途: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作为时而扩大时而缩小的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在当前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只有第一项的用途被保存,后两项的用途已不复存在。但金准备对稳定国内货币流通的作用仍然是重要的。
货币制度的分类 货币制度自从产生以来,从其存在的具体形式看,可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两大类型。金属货币制度又可以分为单本位制和复本位制。单本位制就是以黄金或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银本位制或金本位制两类。复本位制是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亦称“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西方学者将其称为“管理纸币本位”。

☚ 世界货币   币材 ☛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整个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并体现着国家的意志。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令及相应规则条例规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种种法令。这些法令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目的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能够由自己直接操纵的货币制度。目前,控制货币制度已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
历史曾经出现过银单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单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等几种不同的货币制度。现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确定本位货币材料和单位; 货币的发行、流通程序及原则; 准备制度等等。

☚ 货币   银单本位制 ☛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国家用法律或法令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主要内容包括: (1) 有关货币金属的规定,这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 (2)有关货币单位的规定,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价格标准; (3) 各种货币的铸造、印制、发行和流通程序。即规定金属货币、辅币、信用货币、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主币和辅币的种类等; (4) 准备制度。按国家集中金准备于中央银行或国库的有关规定。货币制度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货币的性质。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货币。它们在单位,重量和成色上都不一样,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为消除货币流通的混乱状态,颁布了许多有关货币制度的法令,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定型的货币制度。我国社会主义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并坚持高度集中统一的发行原则。国家规定人民币不能出入国境,黄金、外币不得在国内市场作价流通和私相买卖。它是一种有计划管理货币流通的制度。

☚ 纸币流通规律   货币政策 ☛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简称“币制”,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及其组织形式。它有四大构成要素:(1) 货币金属。这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它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用哪一种金属作为货币。这种规定从表面上看是主观的,但实际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最初都是白银,后来转换为黄金和白银,最后过渡到黄金。(2) 货币单位。法律规定货币的名称与单位货币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如美国的货币命名为“Dollar” (美元),1934年1月的法令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为13.714格令 (合0.888671克)。(3) 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度。(4) 准备制度。即国家将金银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家,以保证货币稳定流通的有关规定。从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银单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单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等几种类型的货币制度。

☚ 自由兑换   货币本位 ☛
000023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