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效应cái fù xiào yìngэффéкт бог тства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由于物价水平和利率的变化而带来的对总支出 (特别是消费支出) 的影响。财富效应的概念是G.哈伯勒(Haberler)提出来的,作为摆脱凯恩斯在他的《通论》 (1936) 中指明的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况的可能途径,哈伯勒把注意力集中在货币财富上,并指出在价格下降时,这种财富的实际价值会增加; 因此货币财富的持有者会通过支出过多的货币,来减少他们增加的实际货币余额,从而提高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水平。这种效应又称为实际余额效应。这种价格诱致的财富效应在理论上的正确性,至少已被各种类型的货币财富所证实。但有一点是有争论的,即这种效应会强烈到完全消除首先引起价格下降的总需求的任何下降。如果把一些预期体现在模型中,那么价格的任何下降会引起进一步下降的预期,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需求,这也是有争论的。当前,在对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的研究中,新古典学派的微观基础方法已有许多复兴,但带有强烈的记忆幻觉。1951年梅茨勒在《财富、储蓄与利率》 中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发生作用的利率诱致的财富效应加入了这种争论。这一论点是,在需求的衰退性下降中,不但价格会下降,而且利率也会下降,从而增加了股票持有人的财富。所用的财富概念W,就是利用利率r的收入流量Y的资本化价值: W=Y/r。这就引起了内部货币的问题,因为那些最初通过出售债券借入货币的人,现在会感到处境更糟,除非货币幻觉是有意义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财富效应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经验上不足。 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某种财富的累积存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对相关领域产生的传导效应或控制效应。在价格下降时,财富的实际价值会增加,货币财富持有者会通过支出过多的货币,来减少他们增加的实际货币余额,从而提高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水平。 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s在比较静态学分析中,经常研究消费者的选择随财富和价格而变动的情况。当价格P固定时,财富的函数x(p,w)被称为消费者的恩格尔函数,恩格尔函数的范围在R+L中,EP={x(P,w):w>0)}被称为财富扩展路径。 在任意点(p,w),偏微分∂x1(p,w)/∂w被称为商品的财富效应。 如∂x1(p,w)/∂w≥0,则商品1为正常商品,即需求不随财富增加而递减。反之,如果商品1的财富效应为负,则该商品被称为低档商品。 ☚ 价格-消费扩展曲线 财富扩展路径 ☛ 0000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