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冕裳羽衣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冕裳羽衣舞 唐代宫廷乐舞。 开元时,玄宗作舞曲前半段,后又吸收西凉所进的《婆罗门曲》,续成全曲。曲调幽雅,渲染求仙访道的天外世界。 为著名的法曲。乐曲开头为散序,六段,以金、石、丝、竹各种乐器轮奏,节奏自由舒缓,舞尚未开始。 其后为中序,又名歌头,慢拍,十八段,歌舞并作,舞姿轻盈飘逸。此后进入曲破,又名舞遍,快板,十二段,舞蹈热烈急促,摇珠撼玉,达到高潮。然后进入尾声,节拍放慢,以一声长音而终结。舞者头戴步摇冠,项挂颈饰,上身穿羽衣,披霞帔,下身穿虹霓裙裾,垂绣带,为道家仙子装饰。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玄宗时,杨贵妃独舞最负盛名。文宗、宣宗时,曾分别组织三百少年与数百宫女群舞。唐末,历经战乱,乐舞几绝。 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国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宋时,宫廷有女子拂霓裳队舞,民间流传有《霓裳中序第一》残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