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特殊幣材稱名 > 貝貨 貝貨 bèihuò 新莽始建國年間錢幣改制中的貝殼貨幣。因傳世及考古均未見實物,或有而不能辨識,故實際貿易中是否使用過尚無確論。《漢書·食貨志下》:“莽即真,以爲書劉字有金刀,迺罷錯刀、契刀及五銖錢,而更作金、銀、龜、貝、錢、布之品,名曰寳貨……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爲一朋,直二百一十六;壯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爲一朋,直五十;幺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爲一朋,直三十;小貝寸二分以上,二枚爲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爲朋,率枚直錢三:是爲貝貨五品……” 贝货bèi huò货币,钱币。《汉书·食货志》:“率枚直钱三,是为~~五品。” 贝货 贝货商周时期的货币,又称贝化。古代曾以贝壳充当货币,已发现充当货币的贝壳,大型的有虎斑宝贝[CYPRAEA TIGISCLINNE]、阿文绶贝[MAURILIAARABICACLINNE];小型的有货贝[MONE-TARIAMONETACLINNE]、拟枣贝[ERRONEA ERRONESCLLNNE]等,以货贝最常见。贝化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代的主要物品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小贝十枚为朋。春秋时期,贝化仍在齐、鲁等国流通,并出现仿制的铜贝和骨贝。 ☚ 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 贝丘遗址 ☛ 贝货钱财; 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