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贝尔格莱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贝尔格莱德Belgrade都城市。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柏格拉。在今南斯拉夫萨瓦河同多瑙河交汇处。公元前4世纪时由凯尔特人建立。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占领时,称欣吉杜奴姆。公元4~5世纪时被匈奴人破坏, 8世纪时斯拉夫人重建。9世纪时称贝尔格莱德,意为白色的城市。1882年起即为塞尔维亚王国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南斯拉夫首都。市内有卡里米克唐纳古城堡等中世纪遗址。 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和黑山(原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都。位于萨瓦河同多瑙河交汇处。市区面积1316km2,总人口155.3万(1991)。属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0.2℃,7月22.7℃。年降水量688mm。1882年起即为塞尔维亚王国首都。1944年10月成为南斯拉夫联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最大航空站和河港。机械制造工业中心。有贝尔格莱德大学(1863年建),塞尔维亚科学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有著名的卡里米克唐纳古城堡等中世纪遗迹。市南郊阿瓦拉山上有无名战士墓。乌日策大街有已故总统铁托墓。1999年夏,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轰炸,城市破坏严重。 贝尔格莱德Belgrade南斯拉夫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萨瓦河同多瑙河交汇处。人口147万。重要的铁路枢纽,最大航空站和河港。机械制造工业中心,生产农机、汽车、飞机、电力设备、内河船舶、机床等,还有化学、纺织、食品加工、印刷等工业。有贝尔格莱德大学、科研机构。 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首都,塞尔维亚共和国首府。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汇合处。是巴尔干半岛的交通枢纽。多瑙河的航运中心。人口147万 (1981年),是南斯拉夫第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贝尔格莱德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中意为“白色的城堡”。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元前4世纪凯尔特人在此兴建堡垒和城市。1882年成为塞尔维亚王国首都。历史上曾遭受几百年的异族奴役。1921年成为南斯拉夫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市区由萨瓦河南岸扩展到北岸,在北岸建立起现代化新城,称“新贝尔格莱德”。老市区内有罗马时代古迹卡列梅格古城堡,现已辟为公园,内设有军事博物馆。城内共和国广场附近,保留着一条19世纪风貌的文化街-斯脱塔尼亚大街。大街两头悬两面绘有斜插着麦穗的礼帽和手杖的旗子,是这条街道的标记。每年四月初,居民在这里举行为期19天的斯脱塔尼亚联欢节。乌日策大街15号为已故总统铁托的陵墓。南郊阿瓦拉山山顶古堡遗址上,建有无名英雄纪念碑。娱乐区分布在萨瓦河和多瑙河沿岸及附近山区,包括公园森林保护区、狩猎区、观景台等。贝尔格莱德通三条国际铁路线,市西有飞机场,公路和水上交通便利。 ☚ 贝尔法斯特 贝加尔湖 ☛ 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都,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是多瑙河航运中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9世纪时始称今名,意为“白色城堡”。前南斯拉夫首都。1882年起成为塞尔维亚王国首都。曾遭受异族统治几百年,被破坏达40次。1944年后,在萨瓦河北岸建立起新城。 ☚ 华沙 布拉格 ☛ 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都,位于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是多瑙河航运中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9世纪时始称今名,意为“白色城堡”。前南斯拉夫首都。1882年起成为塞尔维亚王国首都。曾遭受异族统治几百年,被破坏达40次。1944年后,在萨瓦河北岸建立起新城。 ☚ 华沙 布拉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