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贝克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贝克尔1809—1886Johann Philipp Becker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制刷工人。三、四十年代参加德国和瑞士的民主运动。1848年参加德国革命,任巴登——普法尔茨起义的民团指挥。六十年代加入第一国际,是瑞士德国人支部的组织者。出席1865年国际伦敦代表会议和国际各次代表大会。1868年参加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临时委员会。担任过《先驱》、《先驱者》杂志的编辑。 贝克尔1930~Gary Stanley Becker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分析法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对人类行为的经济探索》、《犯罪的惩罚:经济分析》等。他从60年代起同G布莱克里斯等人一起,进一步从经济学角度上探讨法律对非市场领域的影响,开拓性地把福利经济学运用于对法律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但他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反托拉斯法、税法、公司法、公共运输法等明显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而对于刑法等不直接调整经济的法律则刚刚开始思考。 贝克尔1930~Becker,Gary Stanley美国经济学家,1930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得该校的博士学位。他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做过短期的研究工作。1969年后在芝加哥大学长期任教,成为经济学教授,1967年获克拉克奖,1992年获经济学诺贝尔奖。贝克尔还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国情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贝克尔运用经济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人类行为,其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政治学、犯罪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贝克尔的著作很多,其中以《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本》 和 《家庭论》 的影响最大。贝克尔大量运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研究。贝克尔开创性地分析和探讨了人力资本的形成,尤其是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入。他认为正规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即间接成本)。而教育的纯收入就是潜在的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对企业来说,培训会降低现期收益,提高现期支出,但是可以提高未来的收益和降低未来的支出。因此人们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投资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投资的收益率和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差距。贝克尔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生育率下降进行了研究。在他所构造的经济研究框架里,将孩子看成耐用品。贝克尔基本延用了H.莱宾斯坦 (H Leibenstein)有关孩子成本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净成本的概念。总之,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大于子女的产出,因而净成本是正的,所以孩子主要是耐用消费品,和其他商品一样有着使父母满足的效用。于是可以运用消费者需求理论来分析对孩子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 “购买”孩子的费用也会增加。但是贝克尔指出应该区分开孩子的数量和质量。由于数量需求受收入变化的影响小,即数量的收入弹性小,而消费者往往追求耐用消费品质量的偏好,因而孩子质量的收入弹性大而且是正数。这样就说明了在收入提高的条件下,人们开始追求孩子的质量,减少孩子的数量,以质代量。贝克尔在 《家庭论》 一书中将其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完善化,这一著作被视为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代表作。他打破了传统经济学把消费者简单视为最后纯粹消费者的观点,即认为消费是在购买力限度内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整个消费过程就结束的观点。在贝克尔看来,消费者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还是一个进行“生产”的经济人。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商品和劳务,另一方面他还要投入时间,才能生产出自己的满足。这实际上是更为一般的生产概念。由于时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此要服从最佳资源分配以取得最大效用。从货币收入分析向时间分析的扩展的重要含义是,货币收入不再是“给定的”,而是由时间的分配决定的。如同厂商一样,家庭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单位。在其稳定偏好的假设基础上,家庭生产函数可以用一条不同时间配置的等效用曲线表示,而家庭决策就是在一定时间资源限制条件之内得到最大的效用。这样,就把家庭决策的研究纳入经济学最佳生产要素配置的框架。通过价格变化,收入和替代效应的分析来解释和预测寻偶、结婚、离婚、生育等一系列家庭行为。贝克尔认为,在婚姻市场和家庭生产中,自由竞争原则使家庭的货币收入和时间得到最佳配置,取得最大的效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