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赖)Lài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东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峡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傣、壮、纳西、土家、阿昌、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本为国名,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南康、颍川、河南。”古赖国在今湖北随县。 ❷阿昌族之赖姓,分布在今云南之陇川。阿昌语则称 “喇来”,以其尾音谐以汉姓 “赖” 而得。 汉代有赖丹; 宋代有赖绂; 元代有赖禄孙,宁化人; 明代有赖礼; 清代有赖文光。 賴lài依靠。趙壹《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 賴“赖”的繁体字。 上一条: 赖 下一条: 濑 赖賴{}五6403①名儿子。客话。广东东莞清溪〖lai42〗、深圳沙头角〖lai42〗、梅县。②名养子。客话。广东东莞清溪〖lai33〗。③名男仆。粤语。广东信宜〖 〗。④动取,获取。吴语。浙江象山。清道光十四年《象山县志》:「今言小儿索取又曰~。」《方言》第十三:「~,取也。」清钱绎笺疏:「《广雅》:~,取也。《庄子・让王篇》云:若伯夷、叔齐者,其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⑤动仇。古南方方言。《方言》第二:「予、~,雠也。南楚之外曰~。」⑥动逃避。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学。⑦动争抢;争夺。⑴北京官话。北京。清光绪十年《畿辅通志》:「争攘曰~。」⑵中原官话。河北大名。⑶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争攘也。」◈ 《左传・昭公十二年》:「今郑人贪~其田。」⑧动撕;扯。东北官话。东北〖 〗。小心别把书~坏了。⑨动从上面一点点滴下来。粤语。广东阳江〖lai54〗。~胒豉油去那胒𩠌紙本誤作「[⿰亻⿺廴关]」。乃也把酱油倒在那些菜上吧!⑩动用袖子擦鼻涕。西南官话。云南澄江〖 〗。⑪动玩耍。客话。福建连城庙前〖luo24〗。⑫动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晋语。山西忻州〖 〗。⑬动丢失;遗漏。粤语。广东广州〖lai22〗。~咗串锁匙添丢了一串钥匙‖睇下重有有~低啲乜嘢看看还有没有遗漏些什么东西。⑭动遗(大小便失禁)。⑴赣语。湖北蒲圻〖 〗。昨夜了~了尿‖~尿球经常遗尿在身上、床上的孩子。⑵粤语。广东广州〖lai22〗。~屎‖~尿。⑮动疲乏地躺下。客话。广东。罗翙云《客方言・释言》:「倦卧曰~。」⑯动讹诈。⑴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借端讹人曰~。」⑵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lai55〗。致些房是~下人家的。⑰形怯阵;气馁。中原官话。河南。《歧路灯》第二四回:「(逢若)道:走罢,看气的那个腔儿,你~了?」⑱形调皮;顽皮。⑴中原官话。河南汝南。⑵晋语。山西文水〖lai35〗。⑲形热;烫。⑴西南官话。广西桂林〖 〗。这水好~。⑵赣语。江西宜春〖 〗。开水蛮~人。⑳形肮脏;不讲卫生。⑴晋语。山西隰县〖 〗、石楼〖 〗、柳林〖 〗。陕西北部〖 〗。那一家人都可~哩。⑵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㉑形瘦弱;不健康。⑴冀鲁官话。山东聊城〖 〗。他家大成这些日子多~。山东茌平〖 〗。这狗~成什么了。⑵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小~孩儿‖庄稼长的~。㉒形好。中原官话。陕西西安〖 〗。小孩长得~。   賴赖(1次) 仰赖 ~皇天之厚德兮《辩·九》 賴恃也。《春秋傳服氏注九》: “王室之不壞,繄伯舅是賴。” 注: “賴,恃也。”(《鄭氏佚書》) 賴*laiD987 “赖”的繁体。 賴làiL015 “赖”的繁体。 〖賴〗 粵 laai6〔籟〕普 lài ❶ 依賴,依靠。王勃《滕王閣序》:「所〜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❷贏利,有利。司馬遷《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為魏則善矣,為秦則不為〜矣。」 ❸ 副詞,幸虧。韋應物《温泉行》:「弊裘羸馬凍欲死,〜遇主人杯酒多。」(弊:破舊。裘:皮衣。羸【粵 leoi4〔雷〕普 léi】:弱。)
賴 ☚ 贏 負 ☛ 賴 (lài)从貝,剌聲。 【按】賴,《説文》:“贏也。”《類篇》:“一曰恃也。” 賴 ☚ 剌 苜 ☛ 000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