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瓣鰓 > 貝子 貝子 bèizǐ 亦稱“貝齒”、“白貝”、“海𧵅”。貝屬。殼略似三角形,體呈白色。殼頂隆起,殼口紋裂而多缺,作齒狀,光潔如瓷器。可供藥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貝子》:“[釋名)貝齒、白貝、海𧵅。時珍曰:‘……古者貨貝而寳龜,用爲交易,以二爲朋。今獨雲南用之,呼爲海𧵅。以一爲莊,四莊爲手,四手爲苗,五苗爲索。’頌曰:‘貝腹下潔白,有刻如魚齒,故曰貝齒。’”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鱗 > 貝子 貝子 bèizǐ 亦稱“貝齒”、“白貝”。寳貝科動物貨貝或環紋貝等之貝殼。卵圓形,面光滑,黄白色或灰緑色,背有横帶,殼口有齒十餘枚,質堅硬。主治水氣浮腫,淋痛溺血,鼻淵膿血,痢疾。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下經·貝子》:“味鹹平,主目翳,鬼注,蟲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南朝宋·雷斅《雷公炮炙論·獸禽蟲魚果菜米·貝子》:“凡使,勿用花蟲殼……將貝齒於酒蜜中蒸取出。”舊題吳越·大明《日華子本草·魚部·貝齒》:“貝齒,凉,治瞖障……又名白貝。” 
環紋貨貝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特殊幣材稱名 > 𧵅 > 貝子 貝子 bèi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