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豫北黄河故道沼泽区湿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豫北黄河故道沼泽区湿地

豫北黄河故道沼泽区湿地

位于黄河干流北侧河南省卫辉市和延津县的交界地带,为历史时期的黄河故道,呈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长约70千米,总面积约40平方千米。该区湿地的核心水体大沙河自西南向东北流,下槽水面宽400—500米,水深1.0—1.5米,河槽两侧为成片的沼和草甸,外围散布着许多沙丘和沙垄。此区黄河故道形态保持较为完好,地貌特点是岗注相间,积水注地和沙丘、沙垄穿插其间。河床区常年积水,水生生物生长旺盛,边缘地带有大面积的沼泽,外围为灌木丛生的起伏沙荒地。区内主要水源是当地降水径流和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引黄退水。受水源季节变化的影响,湿地面积和水位也有增减和升降,终年保持有一定的水体存在。
黄河故道地处中原,湿地环境良好,人烟稀少,是候鸟迁徙、停留和越冬的理想栖息地和旅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秋冬季节都有大批的冬候鸟来此越冬,每年都有许多旅鸟在此栖息停留,鸟类资源十分丰富。该区鸟类有16目38科129种,其中本地繁殖的 (包括留鸟和夏候鸟) 59种,占45.7%,不在本地繁殖的 (包括旅鸟和冬候鸟) 70种,占54.3%。在此越冬的水禽有白鹤、大天鹅、大白鹭、苍鹭、灰鹤、灰雁、鸿雁等,在此迁徙停留的有小天鹅等。这些鸟类之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七种,为白鹤、黑鹤、金雕、丹顶鹤、白鹤、白头鹤和大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如斑嘴鹑鹏、白鹑鹏、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莺、苍鹰、白尾鹅、雀鹰、鸟雕、红集、灰鹤、白枕鹤、蓑羽鹤、领角鸭、红角鸭。为了保护珍稀水禽和湿地资源,开展科学研究,1988年7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11月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47.8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大天鹅、丹顶鹤及湿地生态环境。豫北黄河故道沼泽河流湿地因其有利的地貌特征和优良的水热条件,较大面积的浅水范围内水草茂盛,水生生物十分丰富,是水禽理想的生活栖息地。过渡性的气候,使得此地的物种多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候鸟迁徙的“中转站”。离居民点较远,人类活动相对稀少,有利于保护生活和栖息于此的珍稀濒危鸟类。黄河下游沿岸湿地在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沉沙和降解污染物功能。黄河下游沿岸湿地是一种很好的 “过滤器”,对减少水体泥沙含量和降低污染物浓度起着重要作用。黄河下游沿岸地区工农业用水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其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氮类及其他污染物质。这些物质进入沿黄湿地后,在此滞留并沉积和降解,起到了净化水源的作用。如豫北黄河故道湿地的主要来水引黄退水在进入湿地之前,多为Ⅱ级水质。进入湿地经过净化之后,即变为Ⅰ级水质。
水量调蓄功能。黄河下游沿岸湿地地势低注,有一定的容积,可以调蓄径流,起到减洪防旱的作用。湿地尤其是沼泽湿地,植物根层和泥炭层的质地较细,孔隙度大,蓄水和透水性能较强,可以有效地削减洪峰和延滞洪水过程,径流调节系数高达0.65以上。
黄河下游沿岸湿地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浅海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广阔的水域中,生长着众多的动植物,尤其是鱼类、芦苇和蒲草,生产量很大。人工动、植物水稻、莲藕和淡水鱼类的单产高,产量大,质量优,原阳大米、开封大米、黄河鲤鱼等均为我国的名优产品。

☚ 三门峡库区湿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000020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