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体又称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现行楷书印刷体的变体之一。笔画粗细一致,浓黑醒目,字形方正。常用来排标题或文中表示强调。 黑体hēi tǐ排版、印刷上指笔画一样宽的字体(区别于“白体”)。190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业十年新厂落成纪念册》:“此书华英均用六号字,每字首用黑体,成句用草体,甚为醒目。” 白体←→黑体bái tǐ ← → hēi tǐ白体:一种笔划较细的铅字字体,如老宋体等。 黑体black body又称绝对黑体、完全黑体、全辐射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外来的各种不同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理想物体。自然界中不存在真正的黑体。这是为了便于研究热辐射规律和便于比较而设想的理想物体。黑体所放射的电磁辐射称黑体辐射。 黑体 黑体heiti又称绝对黑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波吸收本领均为1的物体。它能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上的一切波长的能量。它的吸收本领在各种物质中为最大,同时,它的发射本领也比同温度下的任何其他物体都大。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即使吸收本领最大的煤烟和黑色珐琅质,对太阳光来说其吸收本领也只有0.99。因此黑体实际上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想模型。通常用吸收本领α(λ,T)为任意值的不透明材料做成一个封闭空腔,在空腔上开一个小孔,作为理想黑体的模拟物。如图示,当射线通过小孔进入空腔后,将在空腔内发生多次反射,每反射一次,容器的内表面就吸收一部分能量。设最初进入小孔时的能量为1,经过n次反射后,再由小孔穿出腔外时的能量将为(1-α)n。当小孔的面积比空腔内表面的总面积小很多时,n很大,(1-α)n的值非常小。若把空腔内壁涂黑,从小孔射进的能量将几乎全部被吸收。在空腔外的观察者看来,这个小孔就和黑体一样。若把空腔加热,则从小孔发射出来的辐射也将和黑体的辐射很接近。在实验中研究黑体辐射时用的就是这种模拟物。黑体看上去并不一定是黑的,只有当其自身辐射的可见光非常微弱时看上去才是黑的。而有些可近似看作黑体的物体,由于有较强的辐射,看上去还很明亮,如炼钢炉膛外壁上的小孔。有时一些发光的天体(如太阳、北极星等也被当作黑体来处理)。 黑体的模型 ☚ 吸收本领 灰体 ☛ 黑体又称“绝对黑体”。能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物体。真正的黑体并不存在,它只在理论研究上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在空腔(温度均匀分布)上开的一个小孔就相当于一个黑体。 黑体 黑体又称平体、等线体、方头体。笔画粗实,结构紧密,四角崭方,给人以端庄醒目之感,表示着重和突出。多用于书刊报纸的各级标题字。切忌用来排印正文,否则阅读起来会感到堵塞窒息。 ☚ 散拼 扉页 ☛ 黑体blackbody 黑体19世纪初期,先进的铅合金活字印刷术从欧洲传入了中国。印刷工匠以粗细一致的欧洲字体为参照,逐渐创造出一种没有衬线装饰,横竖笔画平直等粗,撇捺等笔画平滑不尖的“黑体”。从那以后,黑体就同楷体、宋体和仿宋体一起成为了最常用的活字印刷体。由于汉字笔画繁多,小字号的黑体清晰度较差,因此人们最初只把它选作标题、导语等的字体。但随着制字技术的精进,已出现了很多适用于正文的黑体字型。 书籍封面上的黑体(公元1931年) 黑体的“字” 在中文里,无衬线的字体通常被称为黑体,这个概念类似于西方的无衬线字体。宋体则可以被看作衬线字体。同粗细一致的西方无衬线字体一样,黑体的笔画基本等宽,并且此类字体中的点也被写成了直线段。作为机械化和几何学的产物,它没有手写文字时起笔收笔等一切“人性化”的符号,其字形不再具有毛笔书写而成的传统汉字的特点。 出自民国时期小学教材的黑体标题字(公元1911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