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豆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豆科Fabaceae双子叶植物,隶属豆目(Fa-bales)。约600属,10 000种,广布于寒温热带地区。中国有103属,引种11属,1 000余种,分布于南北各地区。A.恩格勒系统将具有荚果的豆类植物隶属于豆目(Leguminales)的豆科(Leguminosae),下分3个亚科: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分离或基部合生;苏木亚科(Caesalpinioideae),花两侧对称,花瓣覆瓦状排列和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蝶形花冠。克朗奎斯特等近代系统将上述3个亚科独立为3个科,即含羞草科(Mimosace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和豆科(Fabaceae)。 豆科pea family,pulse family;Leguminosae双子叶植物,草本、藤本、灌木或乔木,通常有根瘤。叶互生,稀对生,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稀单叶或为叶状柄;有托叶或无,有的托叶成刺或为叶状。总状或头状花序;花两性,稀单性,辐射或两侧对称;萼片5枚,离生或合生,常略二唇状,稀退化;花瓣通常5枚,离生或合生,有时为蝶形,近轴一枚花瓣为旗瓣,通常最大,两侧为翼瓣,最内2枚常合生为1枚远轴的龙骨瓣,包藏雌蕊和雄蕊;雄蕊通常10枚,稀为5~9枚,离生或合生为单体或2体雄蕊(1+9);花粉通常具3孔沟,有时具3沟或3孔;子房上位,单心皮,1室。荚果。染色体x=5~13。本科约650属,18 000种,广布寒温带地区。中国172属,1 485种,分布南北各地。恩格勒系统分3个亚科: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苏木亚科(Cae-salpinioideae)和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克朗奎斯特等近代系统将上述3个亚科独立为3个科:含羞草科(Mimosace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和豆科(Fabaceae)或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本科是人类食用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如大豆、落花生、绿豆等;优良绿肥和饲料,如苜蓿属、三叶草属等;药用,如甘草、儿茶(Acacia catechu Willd.)等;树皮含单宁、树胶及染料,如阿拉伯胶树〔Acacia senegal (L.) Willd.〕、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用材,如楹树 〔 Albizia chinensis(Osb. )Merr.〕、格木(Erythrophtoeum fordii Oliv.)等。常见杂草,如小巢菜、鸡眼草等。 豆科双子叶植物纲豆目植物。有草本、藤本、灌木或乔木。多数为复叶。花2性。萼片5枚。雄蕊常10枚,稀为5~9枚,一般9枚合生,1枚分离。心皮1个,子房上位,1室。约600属,12000种。中国有127属,约1200种。 豆科 豆科doukeLeguminosae
图51 蝶形花亚科花图式 ☚ 锦葵科 菊科 ☛ 豆科 豆科Douke被子植物门一科。草本、木本或藤本。叶互生,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少数为单叶(如紫荆),通常具托叶。花序各式。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少数辐射对称;萼片5,合生;花瓣5,多数成蝶形花冠,呈下降覆瓦状排列,最外1片称旗瓣,两侧2片称翼瓣,最内2片结合成龙骨瓣;少数成假蝶形花冠,呈上升覆瓦状排列,旗瓣在最内(如紫荆);最原始的花冠呈辐射对称(如合欢);雄蕊通常10枚,成9枚合生1枚单生的二体雄蕊,少数成10枚离生或(5) +(5)的二体或全部合生;心皮1枚,子房上位,1室,少数成假2室,胚珠多数至1枚,生边缘胎座上。荚果,沿背腹二缝线开裂,少数横裂成节荚或不开裂或仅1枚种子;种子无胚乳。本科约600属,13 000种,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150属,约1 200种,广布全国。通常分3亚科或3个独立科,即含羞草亚科:花辐射对称,如合欢、含羞草。苏木亚科:具假蝶形花冠,两侧对称,上升覆瓦状排列,如紫荆、皂荚。蝶形花亚科(即狭义的豆科),花具蝶形花冠,两侧对称,下降覆瓦状排列。如大豆、落花生、槐等,占豆科植物的70%。豆科有很多重要经济植物,大豆、落花生是著名油料植物。豌豆、蚕豆、绿豆、赤豆为粮食作物。菜豆、豇豆、豌豆、扁豆嫩荚可供蔬菜食用;黄芪、甘草、鸡血藤、补骨脂、决明、合欢、葛等根、根茎或花、种子均为著名传统中药。苜蓿、红三叶、草木犀、红花草、紫穗槐、田菁、沙打旺为绿肥或牧草。紫檀、花梨木、黄檀为著名材用树。苏木枝干可提取紫色染料,即为制石蜡切片的苏木精。田菁种子胚乳提出的田菁胶,用于石油开采时的压裂液中,可提高油井的喷油量。木蓝叶可提取蓝色染料称蓝靛。 ☚ 枫香 含羞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