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谷精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穀精草 穀精草 gǔjīngcǎo 亦稱“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穀精草科植物穀精草帶花莖的花序。收穀之後,此草借穀田餘氣而生,故稱。扁圓形,如緑豆大小。小花灰白色,排列甚密。花莖黄緑色,有光澤。主治目翳,雀盲,頭痛,喉痹。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草部·穀精草》:“亦入馬藥用。”宋·馬志《開寳本草·草部·穀精草》:“一名戴星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穀精草》:“〔釋名〕文星草,流星草。” 谷精草【同义】总目录 戴星谷精草 谷精草flos eriocauli,平肝明目药。出《司牧安骥集》。又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文贞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Koern.带花茎的花序。除去泥沙、杂质,切段,晒干。生用。民间多用全草。主产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辛、甘,凉。入肝、胃经。功能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主治:❶马眼红流泪,膜胀生翳,与白菊花、木贼草、密蒙花、黄连、柴胡等配伍。 谷精草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又名珍珠草、流星草、谷精珠、移星草、鼓槌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带花茎的花序。主产浙江、江苏、湖北。辛、甘,平。入肝、胃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治风热头痛,赤眼,目翳,夜盲,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鼻衄,牙痛,疳疾,风疹瘙痒。煎服: 4.5~9g。本品对真菌、细菌有抑制作用。 谷精草buerger pipewortEriocaulon buergerianumKoern.,又称谷精珠、珍珠草。谷精草科,谷精草属。一年生沼生草本。喜生于阴湿地上,亦常见于水稻田中。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以及中国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叶线形,丛生于缩短的茎端。头状花序;花被白色;雄花的外轮花被合生呈倒卵形苞状,有白柔毛,内轮花被合生呈倒圆锥形筒状,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外轮花被合生成椭圆形苞状,内轮3片,匙形,顶端有一黑色腺体,子房上位。蒴果3裂。全草入药,有清热祛风、清肝、明目退翳等功效。 谷精草 谷精草gǔ jīng cǎo《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谷精草(18)。药名。 谷精草ɡǔjīnɡcǎo中药名。出《开宝重定本草》。别名谷精珠、珍珠草、移星草、鼓槌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buergerianum Koern. 带花茎的花序。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辛、甘, 平。入肝、胃经。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治风热头痛、赤眼、目翳、夜盲、鼻衄、牙痛, 煎服4. 5 ~ 9克。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谷精草 谷精草谷精草,又名戴星草、移星草。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Koern.带花茎的花序,单用其花序者称“谷精珠”。主产于江苏、浙江; 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亦产。 ☚ 密蒙花 蕤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