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谭震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人 谭震林1902—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攸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1928年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1929年任红四军第二、第四纵队政治委员。1930年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政治委员,在创建和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闽西任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副主席,和张鼎丞、邓子恢一起,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1938年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政治委员。1940年5月,奉调进入江苏东路地区,主持当地党、政、军工作,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并兼任苏南区党委书记。1943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兼淮南区党委书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等。1948年11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在淮海战役中任总前委委员,参与战役的领导和指挥。1949年4月兼任第七兵团政治委员。同年5月杭州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先后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政治委员,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4年12月,调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1956年9月,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农林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坚决反对林彪、“四人帮”破坏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打击革命的老干部,受到残酷迫害。1974年重新出来工作,先后当选为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是党的七届、八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谭震林
谭震林
谭震林 湖南攸县人。早年做书店学徒。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十二军政治委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南方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军事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淮南区党委书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与粟裕共同组织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并参与指挥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党的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中央委员,八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八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大以后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 谭震林 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攸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至1930年,曾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等职,为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2年任福建军区司令员。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任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副主席,和张鼎丞、邓子恢一起,坚持三年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领导皖南、苏南、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与领导了华东战场的解放战争。1948年11月,华东野战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任三野第一副政治委员,参加领导和指挥了淮海战役。建国后,先后任中共浙江、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农林办公室主任等职。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 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第二师政委,第三野战军副政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第12军政委,福建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共第七、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谭震林 谭震林1902~1983攸县人。1925年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湘赣边特委书记,纵队和军政委,闽西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副主席,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兼政委、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第二师师政委兼淮南区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华东战场各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浙江、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农林办公室主任。是中共第七、八、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顾委副主任。 ☚ 谭道源 廖广球 ☛ 谭震林1902—1983化名林俊,湖南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7年起,先后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茶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和县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红四军第二和第四纵队政委、红一军团第十二军政委、福建军区司令、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军事部长和副主席等职。1937年10月起,任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长、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和政委、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及苏南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二师政委兼淮南区党委书记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委、华中野战军政委、华东野战军副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兼第七兵团政委等职。1949年5月起,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政委、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顾委副主任等职。1983年9月在北京病逝。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