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泡桐丛枝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泡桐丛枝病witches broom of paulownia又称扫帚病、鸟巢病、疯病。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泡桐栽培区发生很普遍。病原菌为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MLO),发病初期,在局部枝条的腋芽处,丛生细短的小枝和黄化的小叶,秋季落叶后,病枝直立呈扫帚状。病害逐年发展,全部枝条簇生,病株终至枯死。病害可通过带病的种根、病苗的调运而传播。烟草虻蝽、茶翅虻蝽是传病的媒介。用实生苗繁殖的幼树发病率低。农作物与泡桐间作,发病率低于片林和行道树。病害发生与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不同种或品系的泡桐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无病区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轻病区发现有个别病株要及时挖除烧毁;重病区实行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重病株的挖除,轻病株及时修除病枝,采用实生苗,选用抗病品种,用四环素治疗等。 泡桐丛枝病泡桐病害。类菌质体侵染所致。病枝丛生如帚状,严重时整枝枯死。防治方法:种子繁殖;除去病枝;向树干注射农用土霉素或四环素;选抗病品种。 泡桐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又称扫帚病、鸟巢病、桐疯病,陇南、天水、庆阳、平凉等泡桐栽植区发生较普遍。陇南地区80年代初调查,平均发病率18. 3%,严重威胁泡桐的生长。在枝、叶、花、干、根上均可表现病状。防治方法:严禁带病的繁殖材料运入无病区,如必要从病区引种,应以种子为主;在新栽培区发现病株立即挖除,以免传播;用实生苗栽植,选取无病母树采根条,用当年生插根条繁殖,忌用多年留床的根蘖条;大树上发现病枝立即砍去;用四环素药物注射已发病植株。 ☚ 杨树烂皮病 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