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谢灵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系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名满江左,与颜延之并称“江左第一”。东晋时初为琅玡王大司马行参军,累迁至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擅杀门生,免官。刘裕建立南朝宋以后,降爵为侯,起为散骑常侍。朝廷用其才学,不使参与朝政机要,他常怀怨忿,于是被出为永嘉太守。永嘉郡(治今温州市)山水优美,遂恣意遨游,后称病辞职,隐居于会稽。文帝时,几次征召,始出任秘书监,负责整理秘阁藏书,修撰《晋书》,未成。不久迁侍中,文帝赞赏其诗书,但终不令参与时政,他又称病不朝,返故里昼夜宴乐,故被劾免官。后为临川内史,仍遨游疏政。元嘉十年(433年),又被弹劾,朝廷遣使收捕,他拘使兴兵,兵败被擒,流放广州,以叛逆罪被杀。工于诗,多作于任永嘉太守后,内容大都吟咏会稽、永嘉等地秀丽风光,虽表现了地主阶级享乐思想,却开创了我国诗史上的山水诗派。其“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明月照积雪”等名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近人黄节有《谢康乐诗注》。

谢灵运/书帙铭

☚ 兰菊铭   谢灵运 ☛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东晋末,历任琅琊王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刘毅记室从军、相国从事中郎等职。入宋,降爵为侯,任散骑常侍。少帝时出任永嘉太守。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后为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为人弹劾,朝廷收捕,兴兵攻宋,兵败,后被杀。文与颜延之齐名。有明人辑本《谢康乐集》。

☚ 谢灵运   书帙铭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著名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幼时寄养于外,族人因名为客儿,称谢客。晋名将谢玄孙,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人宋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后以谋反罪流放广州,被杀。为人恃才傲物,性喜游览,为山水诗派开创者。作品富丽精工,刻画景物细致入微,虽多表现士族地主逸乐情趣,但能艺术地再现自然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代表作品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游南亭》、《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石门岩上宿》等。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 颜延之   谢惠连 ☛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 (385—433) 陈郡阳夏 (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士族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一生好佛,与佛教渊源颇深。曾受高僧慧远之请,作《佛影铭序》。刘宋时,降爵为侯,出守永嘉郡。在永嘉,与诸道人游,并著《辩宗论》,宣扬竺道生“顿悟成佛”新说。性好山水,所至辄为题咏,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擅长刻画景物,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具有较高的成就。由于笃信佛教,其山水诗往往渗入宗教感情,在自然风光的生动描写中流露出出世意识。宋文帝时,征为秘书监。时慧严、慧观等对北本 《涅槃经》 进行修饰改订,谢灵运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完成了更加精美的南本《涅槃》。元嘉七年(430年),会稽太守孟𫗱表陈谢有异志, 灵运诣阙自陈, 左迁临川内史; 又以得罪徒广州,元嘉十年 (433年) 被杀。临刑前,遗舍髭须布于南海祗洹寺。今存《谢康乐集》,系明人辑本。

☚ 赠沙门竺法頵(其三)   登石室饭僧诗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徙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祖玄,东晋名将,官终会稽内史。父瑛,生而不慧。灵运出世后,先寄养于钱塘杜明师道馆中,小名客儿、阿客,后人习称谢客。直至十五岁,始回到建康家中。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十八岁,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义熙元年(405)入仕,历琅玡王司马德文大司马行参军、抚军将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宋国黄门侍郎等。入宋,复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出为永嘉太守,遨游山水间,不理政事。宋少帝景平二年(424),称病去职归始宁,修营别业。宋文帝元嘉三年(427),征为秘书监,校雠秘阁书籍,并撰《晋书》。迁侍中。元嘉五年春,免官,复归始宁。元嘉七年,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羁。元嘉九年,遭弹劾,又拒不从命,被押解至建康,诏徙付广州。元嘉十年,在广州被杀害,时年四十九岁。有《谢康乐集》。其诗大多描写始宁、永嘉等地山水,鲜丽清新,开一代风气,时称“谢灵运体”。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正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突破了东晋玄言诗的束缚,推动了宋初诗风的变革。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山水诗人,也是山水诗流派的开创者。不过他的诗仍未脱尽玄言诗的影响,哲理往往游离于情景之外,而且造句一味追求新奇,亦有时流于险怪艰涩。《宋书》卷六七、《南史》卷一九有传。

☚ 颜延之   谢晦 ☛

谢灵运385—433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后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南朝宋诗人。与南朝齐诗人谢朓并称“二谢”。又与谢朓、谢惠连并称“三谢”。与鲍照并称“鲍谢”。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为南朝山水诗派代表作家,“元嘉体”的主要作家之一。谢玄之孙。幼时寄养于外,故小名客儿、阿客,世称“谢客”。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东晋末,历瑯玡王大司马行参军、抚军将军刘毅记室参军、相国从事中郎等。入宋,降爵为侯,任散骑常侍。少帝时出任永嘉太守,后因政治上失势,称疾辞职,隐居会稽,游山玩水。元嘉五年免官。后为临川内史,不理政务。元嘉十年为官吏所弹劾,朝廷诏收捕之,遂兴兵叛宋,兵败被擒,流放广州,被杀。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索引:谢灵运,客儿、阿客、谢客,康乐、康乐公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谢灵运的诗以山水写实为中心,清新工巧,开创了山水诗派。其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会心,表现了幽远空灵的意趣和对自由超脱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当时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对改变以哲理为内容的玄言诗盛行的局面,恢复诗歌抒情和形象特征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他还认为,“意实言表,而书不尽。遗迹索意,讬之有赏”。描写山水不仅要写出山水的外形,而且要传达遨遊山水的微妙意趣和审美愉悦;同时也认识到文辞不能尽山水之趣的“言”“意”关系。

☚ 颜延之   范晔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幼时寄养于外,族人因名为客人,世称谢客。其为谢玄之孙,曾袭封康乐公,故又称之为谢康乐。青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其才学很早就得到前辈的赏识,成为谢氏族中一时之秀。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兼负才华,自以为“宜参权要”《宋书·谢灵运传》),但在政治上始终不能得志。入宋曾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等职,后被人以叛逆罪弹劾,流徙广州,元嘉十年被杀。魏晋以来,崇尚清谈。东晋偏安江左,清谈之风变本加厉,此风侵袭文学创作领域,造成玄言诗之盛行。而玄言家大多喜好山水,借山水以言玄。东晋后期模山范水之作渐多,诗风开始转变。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始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其政治上失意,时时出入深山幽谷,探奇揽胜,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登临寓目,辄寄情于山水,每每发为诗篇。诗人善于抓住特定的景物环境,准确地捕捉山水形象,自铸新辞,精心镂刻,成功地把奇秀的江南山水反映在诗篇中,形成了鲜丽清新的特点。鲍照称其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登池上楼》、《入彭蠡湖口》、《游南亭》等诗,受到历代读者的赞赏。谢灵运诗作中反映生活面较窄,虽有对时政的不满,但更多的是个人怨望。其诗中时时可见佳句,但通篇完美之作不多,因追求新奇,也易流于艰涩险怪。谢灵运以其诗歌创作活动促使了玄言诗向山水诗转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大量写作山水诗而且在艺术上卓有成就的第一人。其刻意追新的艺术实践,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唐代李、杜、王、孟、韦、柳诸大家都从灵运诗中吸取过营养。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诗歌创作外,长于辞赋,兼通史学,工于书法。今存其赋10余篇,《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等颇有匠心独运之处。元嘉间其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录有谢灵运撰《晋书》36卷。谢灵运早岁信道,后转而奉佛,广结僧徒,精研佛理,其所撰《辨宗论》,阐述顿悟,为著名哲学论文。灵运曾注释《金刚般若经》,又曾与僧人共同润饰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经润饰之经文流畅优美,世称南本。《隋书·经籍志》著录谢灵运著作多种,已散佚。《谢灵运集》19卷,北宋后已不存。明人辑其作品为《谢康乐集》。黄节有《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据清华大学讲义本校订排印)。

☚ 范泰   王韶之 ☛

谢康乐集/谢康乐集/谢康乐诗注/谢灵运诗选

☚ 傅光禄集   谢康乐集 ☛

谢灵运

 南朝宋山水诗人。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袭其祖谢玄的康乐公爵位,故世称“谢康乐”。刘宋时官至散骑常侍,后为临川内史。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著名辞赋家、诗人。《宋书》、《南史》有传。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好学,博览群书。袭封康乐公。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为琅邪王德文大司马行参军。生活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刘裕北伐,谢灵运为黄门侍郎,奉使至彭城慰劳,作《撰征赋》。后为相国从事中郎,因杀门人,免官。刘裕代晋自立为宋,降谢灵运公爵为侯,朝廷只以文士相待,常怀愤慨。宋少帝即位,权在大臣,因非毁执政,出为永嘉太守。肆意游乐,不理政事。在职一年称疾去职,移家会稽,修营旧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作《山居赋》,以叙其事。宋文帝即位,征为秘书监。因自以名辈当参时政,而朝廷未用,遂多称疾不朝,出郭游行经旬不归,被免官。东归始宁,与谢惠连、何长瑜等游乐吟咏。因祖父之资,凿山浚湖,功役不已。寻山陡岭,必至幽峻。常穿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自始宁南山伐木开路,直至临海,从者数百。元嘉八年(431)又出任临川内史,游乐无异于永嘉,被有司告发,司徒遣使收捕,遂兴兵抗拒,被擒送廷尉定死罪。文帝爱其才,免死,远徙广州。途中有人告其谋叛,在广州被杀。谢灵运世袭祖爵,颇为热衷政治权势;但因处于晋宋易代的复杂时期,思想亦较复杂。早年信道转而信佛,辞官归家时广结僧徒,精研佛经。尝作《辩宗论》,企图折中儒佛。今存辞赋15篇,体制兼具,有短篇,也有长篇,连注文长达一万多字的《山居赋》是他的代表作。又有七体之作《七济》(仅存6句)。这些辞赋,内容上可分三类:一是咏物写景之作,如《怨晓月赋》等。因系残篇,全貌难窥。二是抒情言志之作,如《辞禄赋》等。这类赋表现了作者对政治失意的忧愤和归隐自得的思想。三是叙事之作。《归途赋》写退归途中所见所感;《撰征赋》颂扬刘裕北伐之功;《山居赋》写封建大庄园的闲暇生活。其辞赋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善于描写自然风光,并在这类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他是南北朝时期一位辞赋大家,名声显赫一时,“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南史》本传),“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宋书》本传)。他又是一位重要诗人,被钟嵘誉为“元嘉之雄”(《诗品》)。今存诗作一百数十首,其中山水诗最负盛名,开一代风气。撰有《晋书》36卷,编有《诗集》50卷,《诗集抄》10卷,《设论集》5卷,《连珠集》5卷,《回文诗集》1卷等。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19卷,注云梁2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谢康乐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章沧授)【谢惠连】(397—433) 南朝宋辞赋家、诗人。《宋书》、《南史》有传。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灵运族弟。幼聪敏,10岁能属文。谢灵运深相知赏,说:“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元嘉七年(430)方为司徒彭城王义康法曹行参军。义康修东府城,城堑中得古冢,为之改葬,使惠连为祭文,辞文甚美。谢灵运每见其新文,即曰:“张华重生,不能易也。”(《南史》本传)有诗约40首,以乐府见长。今存辞赋5篇,均为咏物赋。《雪赋》以高丽称奇,是其代表作。《甘赋》、《桔赋》、《鸂㶉赋》、《白鹭赋》,系残篇。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6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谢法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谢瞻   【十三画】 ☛

谢灵运【同义】总目录


谢灵运客儿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谢玄之孙,袭爵封康乐公,后世习惯称其为谢康乐。幼时寄养于外,故小名客儿,后世又称之谢客。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俱为江左第一。也有人将他与陶渊明并称为“陶谢”。东晋时,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入南朝·宋,降为侯爵,历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他热中于政治权势,“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又出身于豪门世族,但在南朝刘宋时未被重用,故心怀愤恨。虽身居官职,却不理政务,肆意遨游山水。后竟辞官回家,常役使数百人伐木开路,探奇访胜,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晚年,被人弹劾,诏收捕之,遂兴兵反宋,并为诗曰:“韩亡子房备,秦帝鲁连耻。”结果兵败被擒,放逐广州,被杀。
在文学史上,谢灵运的名字往往跟山水诗联系在一起,他的诗大部分作于任永嘉太守之后,主要写江南山水景色,语言精工富丽,刻画细致逼真,用字崇尚声色,再现了自然界中清新可爱的美景。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石门岩上宿》、《入彭蠡湖口》等,情调健康,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得较好,艺术风格亦较完整。一般说来,其诗缺乏社会内容,玄言佛理较多,情调悲观颓废,字句过分雕琢,存在“有句无篇”的缺点。尽管如此,谢诗中描摹的一幅幅天然美景,给当时文坛带来了一股新鲜气息,扭转了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开创了面目一新的山水诗派,在文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山水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谢灵运的文,成就不能和诗相提并论。但作为描写山水的圣手,他在用辞赋描绘自然景物方面,也表现出特别的擅长。他的赋,现存10余篇,多为游览和抒情之作。《感时赋》、《伤己赋》、《逸民赋》及《入道至人赋》等是抒怀之作,其情怀吐露极坦率,表达上亦较朴实。描绘自然景物的赋作有: 《山居赋》、《归途赋》、《岭表赋》等,其中《山居赋》较著名。此赋在结构上颇取汉赋的骨架,在描写庄园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时也吸收了汉赋铺排的传统写法。但作者懂得文学发展的趋势,力图避免枯燥的名物罗列,而着重于景物描写,借以体现他那种高级贵族的闲情逸趣,写得别有一番秀媚的风貌。

☚ 颜延之   谢惠连 ☛

谢灵运

晋宋之际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385年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省上虞市),卒于433年。今存诗80余首,以山水诗为主。其山水诗“极貌以写物”、“穷力而追新”,开创山水诗派的先河。山水名篇有《登池上楼》、《入彭蠡湖口》、《岁暮》等。

谢灵运

047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幼时寄养于外,族人因名为客儿,世称谢客。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入宋,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后被杀。其诗大多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但诗中表现出士族地主享乐、颓废的生活情趣,并带有“玄言”余习,有佳句而无完篇。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 陶渊明   鲍照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XieLingyun

晋宋间诗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世族高门。18岁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永初元年(420)刘裕代晋自立。谢灵运被降为康乐侯,又任命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自以为门第高贵,且有才华,“宜参权要”,但不获重用,对刘宋王朝心怀怨愤。永初三年(422)出为永嘉太守,遂“肆意遨游,遍历诸县”,不理政务。一年后称疾辞官。元嘉五年(428)归始宁,凿山浚湖,大修别墅,并时常出游、探访幽奇山水,有时从者多达数百。元嘉八年(431),宋文帝命他为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以谋反罪被杀。
他以山水诗著称,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山水诗多写游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寓目所见的山水景色,借以排遣在仕途上进退两难、怨愤不平的心情。他善于以精妙的语言和工巧的偶句,细致地刻画山水景物的色彩映衬、位置关系等形式美特征,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归》)、“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等名句。他还注意推敲动词,描绘景物的生动神态,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的“敛”、“收”二字。《登池上楼》一诗,写诗人病愈推窗所见的景物。“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一联诗如脱口而出,却清新自然,为人传诵。
谢诗刻画景物,穷力追新。但在结尾处大多引证玄理,没有脱出玄言诗借山水证悟玄理的套子。由于写景多为游历所见,往往不能达到景中寓理、意在言外的境界。故而多名句,少完篇。有的诗堆砌偶句,过于繁富。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的题材,丰富了描绘山水的技巧,在当时诗坛名声很大,对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也有影响。
明人张溥辑有《谢康乐集》,近人黄节有《谢康乐诗注》。

☚ 南北朝乐府民歌   鲍照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世族高门。十八岁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曾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等职。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山水诗多写游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寓目所见的山水景色,借以排遣在仕途上进退两难、怨愤不平的心情。谢善于以精妙的语言和工巧的偶句,细致地刻画山水景物的色彩映衬、位置关系等形式美特征。但其诗在结尾处大多引证玄理,没有脱出玄言诗借山水证悟玄理的套子。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的题材,丰富了描绘山水的技巧,在当时诗坛名声很大,对唐代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也有影响。明人张溥辑有《谢康乐集》。

☚ 郭璞   鲍照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移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南朝宋诗人。
谢灵运幼时寄养在别处,族人给他起小名为“客儿”,世称谢客。他的祖父谢玄是东晋有名的大士族,从小聪明灵敏,喜欢读书,深受族人喜受。谢玄死后,他袭封康乐公,世人又称他谢康乐。东晋末,他历任记室参军、秘书丞、中书侍郎、相国从事中郎等官。入宋以后,因他个性偏激,行为放纵,不被宋武帝重视。虽曾担任过永嘉太守、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等职,但他并不满意。在他做官的时候,常常不理政务,到处游历,纵情于山水之中,题诗抒怀,发泄怀才不遇之气,后来,因谋反被杀。
谢灵运是当时大富豪之一,因此生活奢侈豪华。每次出游,都有数百人前呼后拥,车服鲜美。他登山时常穿带齿木屐,上山则去掉前齿,下山则去掉后齿,世人称之为“谢公屐”。
谢灵运在我国文学史上首开山水诗一派。他对于山水的描画新颖细腻、灵动优美,受到世人的推崇。他描写春天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被后人称作“池塘春草谢家春”。代表作品有《登池上楼》、《岁暮》、《石门新营所住》等。
谢灵运著作很多,有文集19卷,又编有诗集50卷、诗集抄10卷、策集10卷、设论集5卷、连珠集5卷、新撰集乐府集11卷、回文诗集1卷。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 徐陵   鲍照 ☛

谢灵运385—433

晋宋间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小名客儿,故又称“谢客”。入宋,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后被害。其诗多描写山水名胜,开创山水诗派,影响后人颇大。语言精工富丽,刻画细致逼真,再现了自然界的美景。“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向为人传颂。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十年,年49岁。少好学,博览群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齐名。性奢侈,车服鲜丽。著有文集19卷,又编有策集10卷,诗集50卷,诗集抄10卷,设论集5卷,连珠集、新撰集乐府集11卷,回文诗集1卷,并传于世。

☚ 颜延之   范晔 ☛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晋谢玄之孙,世袭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刘宋时,曾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晚年起兵反宋,兵败被杀。原有集20卷,已散佚。后世以其与陶渊明并称“陶谢”。其诗多写江南山水名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许多纪游诗篇以细致精工的语言,描绘出清新可爱的山光水色。但其诗过于雕饰,又喜征引典籍,于堆砌繁芜中夹杂着玄言余习,通篇佳者较少。不过其笔下常出妙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人彭蠡湖口》)、“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等。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对后世影响很大。

☚ 颜延之   鲍照 ☛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系谢玄之孙,18岁时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他对宋初刘裕压制世族的政策心怀愤恨。永初三年(422年)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一年后归隐会稽,大建别墅,广招门生奴僮,常率众探奇访胜。后任临川内史,因谋反被杀于广州。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其诗作绝大多数是他做永嘉太守以后写的,诗中生动细致地描绘和刻画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迷人风光,情调开朗清新,颇有盛名。他还是一位刻意雕章琢句的诗人,其诗形容多、偶句多、雕琢多,显得冗繁堆砌,但却为齐梁之后的新体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谢灵运385~433Xie Lingyun

poet of So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one of the “Four Friends”. Works: Gazing About as I Cross the Lake from South Mountain to North Mountain,etc.

谢灵运384—433

字容儿,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并称“颜谢”。袭封康乐公。刘裕在长安,灵运为世子中军咨议、黄门侍郎,慰劳刘裕。宋朝建立,为太子左率卫,少帝时,出为永嘉太守。移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元嘉五年(427)免官。后举兵反叛,徙广州。元嘉十年在广州弃市。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著名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居会稽。谢玄孙,幼时寄养在外,族人因名客几,世称谢客。幼时好学,博极群书。工书画,诗文与颜延之齐名,为“江左第一”。他生活奢侈,车服鲜丽,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初为武帝太尉参军,迁太子左卫率。少帝时出任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因起兵叛宋被杀。为人恃才傲物,喜游山水,经常与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璿等遨游山泽,文章赏会。其诗多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勾画自然景物,细致精巧,颇多佳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开山水诗一派。但过于追求形式,有些雕琢晦涩。著有《谢康乐集》。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著名侨姓士族。博览群书,善文,为当事所推许。袭封康乐县公,世称谢康乐。仕宋历永嘉太守、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等。拥有大量奴仆、田庄,役使门生围湖垦山,占有大量土地。因谋反被杀。诗作大都为吟咏山水,开创了山水诗派。所著《山居赋》亦是山水文学中的代表作。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