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针的重要论述。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数量、装备上长期处于弱者地位,经常遭受敌人进攻,因而必须在战略上首先采取防御手段;又由于众寡悬殊,敌人总能对我形成四面或三面包围的态势,这就使我在全面上不能不处于内线作战的地位;革命发展的潜力无穷,敌人必然要失败的规律是不能移易的,但潜在的革命力量要充分发挥,敌人失败因素要充分暴露,却都需要经过长期斗争的过程。因此敌人在战略上利于速决,而革命武装利于持久。 中国革命战争在战略上必须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这对中国人民军队夺取胜利起了重大指导作用,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内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