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kecheng mubiao
一个教学科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所要完成任务的指标体系。确立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❶一个教学科目的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该科目中的体现,它反映了教学内容的方向和性质。各科的课程目标服从于培养目标,服务于培养目标,体现出教育的目的性。比如:小学设置9门、初中设置13门教学科目,要分别体现出小学、初中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基础教育性质,体现小学与初中教育的阶段性。
❷课程目标是制定该门课程的出发点。通过课程编订所确立的课程目标是制定该门课程内容的依据。只有确立了课程的目标,该门课程才能以此为尺度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构成一定的结构,编排成一定的顺序,不明确课程目标,便无法制定该门课程的具体内容。
❸课程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进行评价要有参考物,评价的参考物就是课程目标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教学内容如果与课程目标相吻合,就说明正确地确立了教学内容,否则,就需要加以修正,这就是课程目标对评价的意义。尽管在国家要求一致、培养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允许存在课程目标的差异,但是,确定课程目标一般都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加涅式。即把目标分为五类:
❶口头信息类;
❷智力技能类;
❸认知方法类;
❹态度类;
❺运动技能类。二是布卢姆式。即分为三大类:认知类、情感类及精神活动类,各个大类下设分类及细则。我国对课程目标确立研究较晚,还未形成较完整的确立目标的模式,研究还需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