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读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读曰又称“读为”。训诂术语,指通过给汉字注音来破假本字,即以本字释借字。其基本形式是“甲读为乙”或“甲读曰乙”,其中“甲”是被释词,是借字;“乙”是解释词,是借字。如:《汉书·高武纪)“公巨能入乎?”颜师古注:“巨读曰讵,讵,犹岂也。”巨是矩的古字,本是规矩之矩,这里借为“岂”义的讵。 读曰 读曰同“读为”条。 ☚ 读为 读若 ☛ 读曰训诂术语。作用同“读为”。常用于以本字解释借字。例如《尚书·尧典》: “播时百谷。”郑玄注: “时读曰莳。” “时”是借字, “莳”是本字,义为“种植”。又“读曰”还可用来以今字释古字。例如《论语·八佾》: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何晏注: “从读曰纵。言五音既发,放纵尽其音。”“从”是“纵”的古字。 读曰训诂术语。汉代训诂学家所创,主要用在传注之中。具体用法可分两种: ❶同“读为”。解释通假字的方法之一,用本字解释通假字。“读曰”前为通假字,后为本字。如《礼记·曲礼》:“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东汉郑玄注:“绥读曰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