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骑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骑射

骑射

即“马射”。参见“马射”条。

☚ 马射   五射 ☛

骑射qí shè

骑马射箭: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二六·593)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七八·1950)

骑射

骑马和射箭。《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以教百姓。”

骑射

科举考试内容之一。亦称“马射”。唐制,武举考试时,夯土为矮墙,其高与垛同,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用七斗以上弓,驰马射之。发而并中为上,或中或不中为次上,总不中为次。后代武科均有骑射,属外场考试内容,具体形式及评判标准各有不同。

骑射

骑射

也称马射。骑马射箭的运动。原为游牧民族获取猎物或军事目的而存在,后来才成为一种体育运动。《史记·赵世家》里赵武灵王说的 “骑射之备”,指骑兵而言,他们也需要骑射技术,但完全为了军事目的。魏晋南北朝“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故有《骑马都格》、《马射谱》一类著作出现。据《唐六典》载,骑射是唐代武举考试科目之一。同时,唐代已有纯技艺表演性的骑射。杜甫《哀江头》曰: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可见才人骑射技艺之高。宋代也有骑射表演。《东京梦华录》卷7载,有一人从马上将红绣球掷于地上,“数骑追逐射之。左曰仰手射,右曰合手射。谓之拖绣球”。又将柳枝插于地,数骑或弓或弩射之,谓之𧛊柳枝。辽金元统治者也重视骑射,每逢重大节日,多举行各种骑射活动。《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辽有射兔活动,金有射柳之戏等。明清时,骑射仍受重视。

☚ 翘关   步射 ☛
骑射

骑射

也称马射。骑马射箭的运动。原为游牧民族获取猎物或军事目的而存在,后来才成为一种体育运动。《史记·赵世家》里赵武灵王说的 “骑射之备”,指骑兵而言,他们也需要骑射技术,但完全为了军事目的。魏晋南北朝“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故有《骑马都格》、《马射谱》一类著作出现。据《唐六典》载,骑射是唐代武举考试科目之一。同时,唐代已有纯技艺表演性的骑射。杜甫《哀江头》曰: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可见才人骑射技艺之高。宋代也有骑射表演。《东京梦华录》卷7载,有一人从马上将红绣球掷于地上,“数骑追逐射之。左曰仰手射,右曰合手射。谓之拖绣球”。又将柳枝插于地,数骑或弓或弩射之,谓之𧛊柳枝。辽金元统治者也重视骑射,每逢重大节日,多举行各种骑射活动。《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辽有射兔活动,金有射柳之戏等。明清时,骑射仍受重视。

☚ 翘关   步射 ☛

礼射/射礼/大射/乡射/宾射/燕射/射侯/五射/弋射/左右射/骑射/射粉团/九格射/射雉戏/弓箭社/射兔/射虎/射草狗/射柳/射碧秀/射鹄子/射月子/射香火/射天球/射绸/射簇

☚ 博戏   礼射 ☛

骑射

骑射

也称马射。蒙古族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战国时就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汉唐时极盛,北宋宫中也有各种名目的骑射表演,明时每值端午,有权势的人都在天坛一带举行骑射比赛,清代骑射不仅是武科必试项目,还列为文科考试项目。骑射竞技的习俗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中均有,尤其是蒙古族,成吉思汗时代,骑射就已成为重要的军事训练项目,后作为射箭比赛的一种保存下来,并逐渐成为蒙古族独特的体育项目。骑射比赛,一般在庙会和祭祀等集会上举行。比赛在八十五米长的跑道上进行,共设三个靶位,每个靶位之间三十到四十五步距离,两个靶位在跑道的左侧,一个靶位在跑道的右面。箭靶是内装草和灰土的糟羊皮口袋。比赛时,射手背上弓箭,一般每人三支箭(也有的地方每人九支箭),装在背后的箭筒里,乘马到起跑线,裁判发令后,开始起跑,跑动中才允许拿弓、抽箭、搭箭、发箭。箭必须在规定的跑道内射完,最后以中靶多少分出名次。

☚ 左右射   射粉团 ☛
骑射

骑射Qishe

骑射是蒙古人民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这种比赛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一般规定每人射9支箭,分3轮射完,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成绩。比赛的跑道为4米宽、0.66米深、85米长的一条沟,共设3个靶位,靶位与靶位之间相距25米,比赛规则规定,一马3箭。也就是每人每轮射3支箭共射9箭。参加比赛的人都要自带马匹和弓箭,弓箭的式样、弓的拉力、长度等不限,裁判员发令以后开始起跑,同时取弓抽箭,搭箭发射,每轮跑完全程的而没射完箭者,被人们认为是最不光彩的事情。

☚ 中国马术   叼羊 ☛
骑射

骑射

骑射始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据《战国策》 载 “今吾 (指赵武灵王) 欲继襄王之业,启曜之乡……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变胡骑射,以备燕、东胡、楼兰、秦、韩之边。” 随着骑兵在军队中的广泛运用,骑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元丰元年 (1078) 在宋神宗钦定的考核上卒的标准 《元丰格法》中,对步射、马射、弩身应达到的等级均有详细的规定。其挽弓、蹶弓既是军事技术演练,也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在中国北方各民族中,骑射历来受到重视,每逢重大节日,多举行各种骑射活动。据 《续文献通考、乐考》载: 辽时有 “射兔” 活动,以木兔为靶,分两组驰马射之。该书又谓: 金有射柳之戏,“重五日,插柳球场为两行……驰至以无羽横镞射之,既段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 宋代关于骑射的著述很多,仅《宋史艺文志》 所载就有十五种、三十卷之多。明清时期,不仅军中将士娴习骑射,懦生文臣及一般百姓善于骑射的也非常多。清代除军队强调骑射外,并令八旗子弟以骑射为本务,不得荒疏。“士子应试,必先试其骑射,合式方准入闱” (《清文献通考·选举考》)。以射箭为交游娱乐的现象,在清代尤为突出。据 《清稗类钞、技勇类》 载: “士大夫家居,亦以习射为娱”。如 “射鸹子”,其中又分 “射半眼”、“射花篮” 以及 “射绸”、“射香火”等。在我国蒙古族,骑射一直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蒙古族的庙会和祭 “敖包” 等集会上都要进行骑射比赛。一般比赛大人小孩均可参加,规定每人射九支箭,分三轮射完,以中靶多少评定前三名。大型比赛参加者名达百人,比赛规则规定,一马三箭,即每人每轮射三支箭,共射九支箭,马匹自备,弓和箭的大小、重量、样式不限。

☚ 游戏   刀术 ☛
骑射

骑射

骑射始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据 《战国策》载 “今吾 (指赵武灵王) 欲继襄王之业,启曜之乡……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变胡骑射,以备燕、东胡、楼兰、秦、韩之边。”随着骑兵在军队中的广泛运用,骑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元丰元年(1078)在宋神宋钦定的考核上卒的标准 《元丰格法》中,对步射、马射、弩身应达到的等级均有详细的规定。其挽弓、蹶弓既是军事技术演练,也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在中国北方各民族中,骑射历来受到重视,每逢重大节日,多举行各种骑射活动。据 《续文献通考、乐考》载: 辽时有 “射兔” 活动,以木兔为靶,分两组驰马射之。该书又谓: 金有射柳之戏,“重五日,插柳球场为两行……驰至以无羽横镞射之,既段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宋代关于骑射的著述很多,仅 《宋史艺文志》所载就有十五种、三十卷之多。明清时期,不仅军中将士娴习骑射,儒生文臣及一般百姓善于骑射的也非常多。清代除军队强调骑射外,并令八旗子弟以骑射为本务,不得荒疏。“士子应试,必先试其骑射,合式方准入闱”(《清文献通考·选举考》)。以射箭为交游娱乐的现象,在清代尤为突出。据 《清稗类钞、技勇类》载: “士大夫家居,亦以习射为娱。”如 “射鸹子”,其中又分 “射半眼”、“射花篮” 以及 “射绸”、“射香火” 等。
在我国蒙古族,骑射一直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蒙古族的庙会和祭 “敖包”等集会上都要进行骑射比赛。一般比赛大人小孩均可参加,规定每人射九支箭,分三轮射完,以中靶多少评定前三名。大型比赛参加者多达百人,比赛规则规定,一马三箭,即每人每轮射三支箭,共射九支箭,马匹自备,弓和箭的大小、重量、样式不限。

☚ 游戏   刀术 ☛

骑射

蒙古族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常在庙会和祭 “敖包”等群众集会上举行。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为典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摔跤、赛马同时被确定为各旗每年的 “那达慕”大会的3大比赛项目。骑射比赛按参加人数的不等,可分为大、中、小3种规模。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一律自备马匹弓箭。弓箭的式样、弓的拉力,箭的重量和长度等不限。比赛的跑道为4米宽,0.66米深,85米长的一条沟,共设3个靶位,靶位与靶位之间相距25米。靶为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布袋,内满棉花,分别挂于射手左右侧约2米高的木架之上。骑手们在起跑线听到裁判员发令后,开始起跑,并取弓、抽箭、搭箭发射。每人射9支箭,分3次射完,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前3名,并给予奖励。

骑射qi she

horsemanship and archery

骑射

骑马和射箭,泛指骑术; 武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