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伤辨惑论
内科著作。 金李杲撰。三卷。杲有《脾胃论》已著录。此著成书于金正大八年(1231),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约二万七千字。本书对内伤和外感两大病类,从病因、症状、脉象、治法等方面作了详细辨别。上卷为辨阴证和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辨气少气盛以及劳役与中热等证的分析鉴别;中下卷论述饮劳倦、脾胃气虚等证的处治以及用药宜忌等。李氏论治,侧重脾胃,但亦注意内外伤的辨证。 认为“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营卫不守,诸病由之而生”。以脾胃气虚立论,除著眼于内伤饮食劳倦与外伤风寒两类疾病的鉴别外,并论述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病症的辨证论治。法取补土生金,升清降浊。所论内容均为李氏临证经验的结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于中医脾胃理论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颇为后人所重。有元刻本,《古今正脉全书》本,一九五九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姜春华《评李东垣的学术思想》(《新中医药杂志》1978.11)、洪梦浒《对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几个基本观点的认识》(《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2),可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