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丝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语丝社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社团,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川岛、钱玄同、林语堂等。该社并无明确的目标,但他们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他们从事社会文化批评,所写杂文和散文形成一种具有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因而被人们称为“语丝派”。他们在反对封建复古逆流,反对封建军阀政府镇压北京女师大学潮、制造“三一八”惨案的斗争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该社内部的立场、思想倾向各有不同。周作人、林语堂等主张所谓的“费厄泼赖”,散布“以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论调,而鲁迅等人则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痛打落水狗”。1930年3月《语丝》停刊后,该社停止活动。 ☚ 新月社 春雷社 ☛ 语丝社 语丝社现代文学团体。该社以创刊于1924年11月的 《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和撰稿者有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孙伏园、章川岛、周作人、冯文炳、许钦文、林语堂、愈平伯等人。该社“无所谓一定的目标,统一的战线”,成员对文学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都在《语丝》周刊上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正如《语丝发刊词》中所说的:“我们所想的只是冲破一点中国的生活和思想界的昏浊停滞的空气,我们个人的思想尽管不同,但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该社“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语丝》曾设“随感录”、“闲话”等栏。“周刊上的文学,大抵以简短的感想和批评为主,但也兼采文艺创作以及关于文学美术和一般思想的介绍与研究……。”被称为该派“主将”的鲁迅,除在周刊上发表过《高老夫子》、《离婚》等小说外,还写了后来收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里的许多杂感及散文诗《野草》。在鲁迅的影响下,《语丝》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形成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 的始终》) 的战斗特色。在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买办文人的斗争中,《语丝》一直站在进步阵营方面,向反动势力进行讨伐、反击,发挥过较强的作用。 ☚ 太阳灶 莽原社 ☛ 语丝社 435 语丝社现代文学社团。1924年成立于北京,是由鲁迅、周作人为骨干的当年经常给北京《晨报副刊》撰稿的部分进步作家所组成。《语丝发刊词》表明其“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的主张。该社的特点是成员来去自由,可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社刊为《语丝》,由孙伏园主编。此刊因“不愿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权威,并奚落其敌人来取媚”,而于1927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此刊后迁至上海,由鲁迅、柔石接编。终因同人观点不同、行动不一,造成无力支撑的局面而于1930年停办。该刊对于发表抨击时弊的文章和培养文学青年,起到一定的作用。 ☚ 新月社 太阳社 ☛ 语丝社 语丝社yusi she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因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和撰稿者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冯文炳、钱玄同、许钦文、川岛等。《语丝》在北京时期主要由孙伏园、周作人主编,1927年10月张作霖查封了《语丝》周刊,不久又在上海复刊,主要由鲁迅主编。 ☚ 创造社 新月社 ☛ 语丝社 语丝社为 一个现代的著名文学团体,于1924年在北京成立,1927年迁往上海。其主要成员有: 鲁迅、孙伏园、钱玄同、刘半农、川岛、顾颉刚、周作人、林语堂等人。语丝社于1924年11月创办《语丝》综合性周刊,其社名也因此而得。《语丝》周刊的最大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语丝》周刊上面所发表的文学作品,多以杂文和散文为主,以从事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而著称于当时的文坛。其文章的风格多以文笔幽默、泼辣为其主要特色,当时被称之为 “语丝文体”。语丝社由于人员复杂、主张与意见各不相同,于1925年 “五卅”运动以后,便有所分化。语丝社总的倾向是健康积极的,他们对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批评,矛头主要指向封建主义和买办文人。语丝社成员的文学创作,对于后来的杂文和散文的创作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并起了重要的作用。语丝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 现代诗派 南国社 ☛ 语丝社新文学团体。鲁迅、周作人、孙伏园、钱玄同、川岛等人发起,1924年10月成立于北京。因出版《语丝》周刊得名。创作上以杂文、散文为主,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艺术上倾向现实主义。 语丝社 语丝社“五四”新义学运动中成立的文学社团。《语丝》周刊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语丝社,亦即指“语丝派”,因此刊而得名。其成员一般指刊物的编辑者和主要撰稿人。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作主编,鲁迅也主编过该刊,并为主要撰稿人。周作人、川岛、刘半农、林语堂、钱玄同等都是主要撰稿人。《语丝》所载的作品以杂感、短评、随笔为主,其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鲁迅这段对《语丝》的评价恰如其分。其成员本身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文学主张不一,立场、思想倾向也各有不同。1927年10月第3卷第50期出版后,遭到北洋军阀的查封。后移至上海继续出版,为第四卷第一期。先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主编,主要撰稿人为鲁迅、周作人、章衣萍等,因其成员思想分歧,于1930年3月10日《语丝》停刊。 ☚ 创造社 新月社 ☛ 语丝社 语丝社语丝社是现代文学社团,因编辑出版《语丝》 周刊得名。他们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一般指刊物的编辑者及主要撰稿人而言,该刊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川岛、刘半农、章衣萍、林语堂、钱玄同、江绍原等。1927年10月,《语丝》 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同年12月在上海复刊,为第4卷第1期。先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主编,主要撰稿人为鲁迅、周作人、章衣萍、韩侍桁、杨骚、陈学昭等。1930年3月10日出至第5卷第52期停刊。 ☚ 新月社 太阳社 ☛ 语丝社 语丝社现代文学社团。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刘半农等。出版综合性刊物,《语丝》周刊,主要发表杂文和散文。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成员,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在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封建复古派、买办文人的斗争中,形成一种文字短小精悍、风格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后来左联时期战斗性杂文、小品文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1927年10月,该刊被奉系军阀查封,同年12月迁至上海复刊,鲁迅、柔石先后担任主编。后因内部分化日益严重,于1930年3月《语丝》停刊,该社解体。 ☚ 革命文学 象征派 ☛ 语丝社鲁迅领导和支持的文学社团。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钱玄同、孙伏园、周作人等。因办《语丝》杂志而得名。该社参加了一系列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对新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25年“五卅”运动后逐渐分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