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询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询问〔xun wen〕jid liaos. 询问xúnwèn征求意见;问询 询问xúnwèn〈动〉问,打听,征求意见:询问身体情况︱询问群众意见。 询问xúnwèn打听,征询意见。 询问xúnwèn【释义】 询问xunwen征求意见;打听:这件事情我想~一下你的意见|家里来信~我的学习情况|医生仔细地~了他的病情|上面来电话~工程的进展情况|他没有正面回答大家的~。 询问(同)解答 询问xún wèn查问:皇上传旨~,“两个姓贾的是金陵人氏,是否贾妃一族?”(一一九·1504) 询问←→解答xún wèn ← → jiě dá询问:打听;征求意见。 询问 询问询(询叩;访询;咨询) 讯(讯问;讯诘;讯访;访讯;考讯) 诹(诹询) 诘 请 叩(叩问;叩咨) 问(问取;问话;问询;问语;问审;问道;顾问;说问;展问;取问;攀问;言问;讥问;寻问) 闻 谉 谘白 谇候 另见:征询 征求 打听 意见 ☚ 反问 问事 ☛ 打听 打听探(探听;探问;探取;探侦;探访;探询;打探;测探;躔探;体探) 叩(叩问) 诇 问讯 侦问款问 询诘 看理 访讯 侦听 参听 讯听 察听 ☚ 调查 查访 ☛ 询问xún w
询问“质问”的对称。又称“普通质询”。议会或代表机关成员向政府或其他国家机关就某一事项发问,对方在一般情况下只予以回答而不会构成辩论的制度。起源于英国。按质询的不同后果所作的一种分类。通常情况下要求口头答复询问,只有在因缺乏时间难以口头答复的情况下,才书面答复。英国实行附星标的质询和未附星标的质询,前者为要求口头答复的质询,后者为可以书面答复的质询。议员或代表对政府的答复不满意或认为答复需要加以说明时,可在政府首脑或部长答复后提出补充性询问,政府首脑或部长必须在没有事先准备好提纲的情况下予以答复。绝大多数国家在议会或代表机关的议事规则中规定了质询时间。通常情况下,政府首脑或部长口头答复质询要在议会或代表机关全体会议上进行。少数国家(如中国)规定,可以在主席团会议、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或者有关的代表团会议上答复。通常不引起辩论,但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埃及、斐济、印度、新西兰等国,当议会认为部长对重要问题需要澄清时,口头询问可导致辩论;在佛得角、印度尼西亚、肯尼亚、黎巴嫩等国家,提问者对答复不满意时,可进行辩论。 询问 询问inquire心理咨询的技巧之一,指咨询者对来访者进行有目的的有引导的提问。其主要方式有: (1)封闭式询问, 即同来访者进行一般性较小范围的简单提问。旨在收集资料、明确问题、获取重点。通常以“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等开始。其特点是把来访者可能的回答均包括在问题之中。故来访者只需在问题中选择“是”、“否”,或其他两三个字的回答即可。(2)开放式询问,即要求来访者进行无拘束的深入的回答。旨在引导来访者做自我剖白,进行探讨。通常咨询者以“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为起始。作答就不能仅用“是”或“否”,必须附加上一段解释或一段补充说明。(3)趋近式询问,即先讨论与主要问题关系较远的问题,而后逐步移向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讨论。(4)去卫式询问,即消除来访者防卫心理,对所讨论的问题使来访者感到并非不好的,或者咨询者关注来访者有无不好的行为,而是对这种事情应采取什么态度或如何处理。(5)投射式询问,即涉及对某人评价的询问。往往不好直截了当作答,可通过联想、解释、完成、表达等各种投射技术,得到真实评价,避免尴尬局面。(6)稍后式询问,即让来访者将话说完,咨询者再提问。(7)插入式询问,一般不宜提倡,但把重要问题安排在一系列不重要的问题之中进行这种询问亦无不可,且能消除来访者的防卫心理。 ☚ 学校心理咨询 训练分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