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
❶ 中医术语。 出《素问·疏五过论》。一为病因之一。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 二为损伤病证分类之一。义与内损同,指由撞击跌仆,强力负重或其他因素伤及脏腑气血的一类病症。 ❷ 外科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29。又名内损。 为肢体深部组织及内脏、脏腑、气血损伤的总称。其病因有二:因跌打、坠堕、碰撞、用力举重、旋转内挫等外力过重所致;由于内因及部分不内不外因所成;统称内伤。好发于胸部及腹部。 一般有伤气、伤血及伤脏腑之分。若伤处肿痛不明显,痛无定处则为伤气;若伤处疼痛显著,皮色发红或青紫,甚则血溢妄行,出现发热、寒战、呕吐、便血、尿血、咳血等症者为伤血;若胸胁或腹中疼痛剧烈,伴有昏厥、吐血、便血等症者为伤脏腑。若伤头部,损及脑髓,则症见头晕目眩、额部有冷汗、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甚至口眼斜。 内治:伤气者,服复元通气散;伤血及损伤内脏者,以活血化瘀为主,见伤气、伤血、伤脏腑,脑骨伤等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