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诗词与电脑丛书》总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诗词与电脑丛书》总序
  • 位置: 首页/附录库/诗词今古韵大字典

《诗词与电脑丛书》总序

 什么是诗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诗词,是以有规律、有节奏的文字所表述的发乎情的心声。
 有规律,是说诗经、楚辞有诗经、楚辞的规律,如四言和六言的规律;唐诗、宋词、元曲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规律,如押韵和平仄的规律。有节奏,是说有抑扬顿挫的节奏,音韵的节奏,内在的基调和谐波的节奏等。发乎情,是说发乎劳作之情,发乎爱慕之情,发乎大自然之情,发乎喜怒哀乐之情等。心声,则是发自内心的既有视觉的文字且有听觉的声音之美的艺术。诗词,不仅具有四维的空间与时间,而且还具有多维的侧面与内涵。
 从1946年起,笔者一直在从事着诗词曲方面的学习、研究、教学、写作。五十年过去了,笔者从十七岁的少年到鬓发斑白的老年,其间有甘甜,但更多的是辛酸;有坦途,但更多的是泥淖;有幸运,但更多的是忧患。漫长的岁月终有尽头,至今,笔者已基本上完成了《诗词与电脑丛书》初稿,笔者的心中犹如湛蓝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红日,其乐无以形容。
 《诗词与电脑丛书》初稿约三千五百万字(大抵相当于三十五部《红楼梦》的篇幅),预计在十年内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丛书,共包括十六部书,它们是:
 1.《中华诗词今韵(诗词与电脑之一)》 (1992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2.《诗词今古韵大字典》(200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3.《歌词与今古韵》
 4.《诗词曲锁钥》
 5.《唐诗百首韵律义详解》
 6.《宋词五十首韵律义详解》
 7.《元曲三十首韵律义详解》
 8.《诗词曲韵大典——二今韵二古韵字声今韵排序大字典》
 9.《诗词曲今古韵(诗词与电脑之二)》
 10.《诗词曲韵字典——常用同韵字同音字字典》
 11.《激光视盘(诗词与电脑之三)》(199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2.《墨子现代几何光学教程(诗词与电脑之四)》
 13.《新易经——按电脑二进制排序(诗词与电脑之五)》
 14.《唐诗韵律大典》
 15.《宋词韵律大典》
 16.《元曲韵律大典》
 在这套丛书中,有笔者的15项首创、发明、发现,如下:
 (1)以电脑为手段并经过科学抽样调查得到的中华诗词今韵体系;
 (2)律诗、绝句内在的左向或右向的基调和谐波(诗波);
 (3)唐、宋以来最严谨的诗词曲八公式;
 (4)唐、宋以来最严谨的押平声韵的模式诗律24则;
 (5)从未有过但却严谨合律的押仄声韵的模式诗律24则;
 (6)从诗词曲八公式派生或衍生出的32则词律句;
 (7)从32则词律句建立起来的模式词律;
 (8)从诗词曲八公式派生或衍生出的32则曲律句;
 (9)从32则曲律句建立起来的模式曲律;
 (10)元曲套曲频度及其计算公式;
 (11)特别适合于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夏同胞的“国语注音今韵体系”;
 (12)汉语字典的一种全新排序法——字声今韵排序法;
 (13)以今韵为据的仿古韵;
 (14)对《墨经·经下第24条》的新解及其扩展;
 (15)易经的一种全新排序法——按电脑二进制排序。
 这套丛书有一个根本思想:笔者一直认为,大陆的中国人、台湾的中国人、香港的中国人、澳门的中国人以及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同胞,都是一家人。五十年来,笔者的最大心愿就是:通过诗词的交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凝聚在一起,把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交融在一起,以振兴我中华,以弘扬我炎黄东方文化。
 在这套丛书中,有两个基本内容。
 第一个基本内容是:韵。
 韵,是指诗韵、词韵、曲韵以及京剧、地方戏、曲艺、歌词、童谣儿歌等中的韵。韵,又有古韵与今韵之别。
 古韵,就是陈彭年《广韵》、丁度《集韵》、张玉书《唐熙字典》、商务印书馆《辞源》、中华书局《中华大字典》和笔者《诗词今古韵大字典》等中的古韵。古韵分为206韵,其中: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古韵之中,有“入”声字。此外,还有笔者首创的“以今韵为据的仿古韵(本书中无)”。
 今韵有两种。其一,是笔者以电脑为手段、经过严格科学抽样调查得到的、合乎诗词曲实际的“中华诗词今韵体系”。其二,特别适合于台湾、澳门、香港以及海外华夏同胞使用的“国语注音今韵体系”(这部大字典中无国语注音今韵体系)。今韵之中,无“入”声字。
 笔者在《诗词曲锁钥》一书中,曾针对该书中的100首唐诗、50首宋词、30首元曲、60首京剧、地方戏、曲艺、歌词、童谣儿歌、新诗等中的古今韵,进行过确切的统计,其正确合韵率如下:
 对于古韵:在100首唐诗中的正确合韵率是91%,在50首宋词中的正确合韵率是34%,在30首元曲中的正确合韵率是3.3%,在60首京剧、地方戏、曲艺、歌词、童谣儿歌、新诗等中的正确合韵率是0%。
 对于今韵:在100首唐诗中的正确合韵率是100%,在50首宋词中的正确合韵率是100%,在30首元曲中的正确合韵率是100%,在60首京剧、地方戏、曲艺、歌词、童谣儿歌、新诗等中的正确合韵率仍是100%。
 每况愈下,这就是《广韵》等古韵的真实写照。
 于是,对于古韵,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诗有诗韵,如刘渊等《平水韵》、佘春亭《诗韵集成》、张玉书《佩文韵府》、汤文潞《诗韵合璧》等。词有词韵,如仲恒《词韵》、戈载《词林正韵》等。曲有曲韵,如周德清《中原音韵》等。京剧、地方戏、曲艺也有各自的韵,如贾凫西《十三辙》等。歌词、童谣儿歌、新诗也有各自相应的韵,如秦似《现代诗韵》等。这样一来,古韵就形成了极其错综复杂的、多维立体交叉的局面。所有这些古韵,皆是《广韵》的变种。
 全部正确,这就是今韵的客观状况。
 今韵,不仅可以一统诗韵、词韵、曲韵,而且上可以一统《诗经》、《楚辞》、《汉乐府》的韵,下可以一统京剧、地方戏、曲艺、歌词、童谣儿歌、新诗,直至广告词的韵。
 今韵,上可以一统《诗经》的韵。以《硕鼠》为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中的“女”通“汝”。诗中有六个韵字,其中的“鼠、黍、顾、土”所押的韵是:
 u韵目,即第611韵目。
 韵目,是中华诗词今韵体系中第一层次的韵,是最严格的韵。韵目,就定义为汉语拼音的韵母。中华诗词今韵体系共有36个独立韵目。
 今韵,下可以一统广告词的韵。信手拈来一例:
 泽园稠酒,诗人享受。
 这一广告词中有两个韵字,即:“酒”与“受”。此二韵字押:
 ou—iu韵部,即第620韵部。
 韵部,是中华诗词今韵体系中第二层次的韵,是用得最多、最广泛的韵。韵部共有14个。
 由此可见,中华诗词今韵体系(也包括适合于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夏同胞的“国音今韵体系”)是完全正确的。它在唐诗中是正确的,在宋词中是正确的,在元曲中也是正确的,在京剧、地方戏、曲艺、歌词、童谣儿歌、新诗中仍然是正确的。
 中华诗词今韵体系除了韵目和韵部之外,还有韵系。韵系是第三层次的韵。相邻韵系通押,是第四层次的韵。
 第二个基本内容是:律。
 律,是指诗律、词律、曲律。
 唐、宋以来,诗有诗律,词有词律,曲有曲律。在清·王奕清《钦定词谱》中,收录有826调2306体;在清·周祥钰《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收录有2094个曲牌。所有这些,数量浩翰,虽有各自的规律,但却无普适的规律。
 在《诗词与电脑丛书》中,笔者继承了千年祖辈的诗词曲宝贵遗产,首创了模式诗律、模式词律、模式曲律,此三者又统一在诗词曲八公式上。
 在十数万首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长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它们基本上都存在着左向的或右向的基调和谐波(即“诗波”)。宇宙间的万物,都蕴涵着各种“基调和谐波”,所以,宇宙间的万物都是美的。而这“基调和谐波”,也正是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长律内在美的根本原因。诗中的“基调”,是“二平相邻基调”的简称。由左向的或右向的“基调和谐波”出发,笔者又首创出了诗词曲八公式,它们的编码号是:
 五言诗:(5A)、(5B)、(5C)、(5D)
 七言诗:(7E)、(7F)、(7G)、(7H)
 由此八公式,笔者又进一步研出了合乎十数万首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长律的客观实际的押平声韵的模式诗律24则和押仄声韵的模式诗律24则。押仄声韵的24则模式诗律、自唐、宋以来尚无人用过,但却是正确合律的,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定会在诗界流行开来。在这48则模式诗律中,最常用和最常见的是以下的二则七绝的模式诗律:
 之一:(7F)、(7H)、(7E)、(7F)
 之二:(7H)、(7F)、(7G)、(7H)
 在宋词方面,笔者依据诗词曲八公式,首辟了32则词律句。它们是:
 本源五字词律句:(5A·0)、(5B·0)、(5C·0)、(5D·0)
 衍生五字词律句:(5A·1)、(5B·1)、(5C·1)、(5D·1)
 本源七字词律句:(7E·0)、(7F·0)、(7G·0)、(7H·0)
 衍生七字词律句:(7E·1)、(7F·1)、(7G·1)、(7H·1)
 本源三字词律句:(3A·0)、(3B·0)、(3C·0)、(3D·0)
 衍生三字词律句:(3A·1)、(3B·1)、(3C·1)、(3D·1)
 四字词律句四则:(4E·0)、(4E·1)、(4G·0)、(4G·1)
 六字词律句四则:(6E·0)、(6E·1)、(6G·0)、(6G·1)
 清·王奕清《钦定词谱》中,收录有826调2306体。每一个词体有一个词牌,每一个词牌对应一则词律。即是说,《钦定词谱》应有2306则词律。五十年中,笔者辑聚到的不同词牌数约3500个,并运用32则词律句,首辟了完全合乎原词作要求的约3500则模式词律。举其中的两例如下:
 一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的模式词律为:
 (7F·0)、(7H·0)、(3C·0)、(3D·0)、(7H·0)
 再如,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一词的模式词律为:
 上阕:(4E·0)、(7G·0)、(4G·0)、(7B·0)
 下阕:(4E·0)、(7G·0)、(4G·0)、(7B·0)
 在元曲方面,笔者依据诗词曲八公式,首辟了32则曲律句,其形式与32则词律句相仿。运用32则曲律句,又首辟了两千则的合乎原曲作要求的模式曲律。现举其中的一例:
 如,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的模式曲律为:
 (6G·0)、(6G·0)、(6E·0)、(4E·1)、(6G·0)
 在《诗词与电脑丛书》中,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个主要特点是:易。
 易,就是:易学、易懂、易记。下面,以今韵为例来说明其易。
 易学。在中国大陆,儿童从入小学的第一年起,就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音调。而我们的今韵韵目(即第一层次的今韵),就定义为汉语拼音的韵母。全部的36个独立韵目的有序排列如下:
 ang 韵目,iang 韵目,uang 韵目;
 an 韵目,ian 韵目,uan 韵目,üan 韵目;
 en 韵目,in 韵目,un 韵目,ün 韵目;
 ing 韵目,eng 韵目;
 ong 韵目,iong 韵目;ueng 韵目;
 ao 韵目,iao 韵目;
 u 韵目,ü韵目;
 ou 韵目,iu 韵目;
 a 韵目,ia 韵目;ua 韵目;
 e 韵目,ie 韵目;üe 韵目;
 o 韵目,uo 韵目;
 i 韵目,er 韵目;
 ei 韵目,ui 韵目;
 ai 韵目,uai 韵目;
 以上的36个韵目(即36个韵母)在小学一年级时就都已学过,而且还经过反复练习。到小学二年级,只须用几个学时就可以使学生彻底掌握这36个独立的韵目。
 易懂。有了以上这36个独立韵目(第一层次的今韵),就很容易弄懂韵部(第二层次的今韵)。共有14个韵部如下:
 ang—iang—uang 韵部;
 an—ian—uan—üan 韵部;
 en—in—un—ün 韵部;
 ing—eng 韵部;
 eng—ong—iong—ueng 韵部;
 ao—iao 韵部;
 u—ü 韵部;
 ou—iu 韵部;
 a—ia—ua 韵部;
 e—ie—üe 韵部;
 e—o—uo 韵部;
 i—er 韵部;
 i—ei—ui 韵部;
 ai—uai 韵部。
 韵部,就是有关联的韵目间的有序组合。以上这14个韵部(第二层次的今韵),系笔者以电脑为手段,对十数万首诗词进行分析,对千首诗词进行严格科学抽样调查而得到的,但却相当地简单明瞭,二年级的小学生只须用几个学时就可以弄懂的。
 易记。韵目,是中华诗词今韵体系的第一层次的韵,是最严格的韵;韵部,是中华诗词今韵体系的第二层次的韵,是用得最多、最广泛的韵。韵目和韵部,乃是中华诗词今韵体系的主体。韵目和韵部,易学易懂也易记。一旦记住韵目和韵部,中小学生就可以基本上随心所欲地运用中华诗词今韵体系了。因为韵系(第三层次的今韵)和相邻韵系通押(第四层次的今韵),毕竟用得很少。
 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广。
 广,是指推广。更具体地说,今韵和模式诗律、模式词律、模式曲律很容易推广。譬如在小学生中间,可以推广今韵即中华诗词今韵体系。再如,在初中学生中间可以推广模式诗律;在高中学生中间可以推广模式词律和模式曲律。
 现以1990年版的小学课本《语文·第二册》和《语文·第四册》为例,来说明今韵韵目和韵部的运用与推广。
 例如:《语文·第二册·第1课·春天》中,有三个韵字;化,芽,花。它们押:
 a—ia—ua韵部,即第710韵部。
 《语文·第二册。第4课·跳伞》中,有三个韵字:大,下,花。它们押:
 a—ia—ua韵部,即第710韵部。
 《语文·第二册·第14课·小河》中,有五个韵字:前,玩,田,前,站。它们押:
 an—ian—uan—üan韵部,即第210韵部。
 《语文·第二册·第16课·谜语之一》中,有三个韵字:腰,梢、刀。它们押:
 ao韵目,即第510韵部。
 《语文·第二册·第32课·画》中,有二个韵字:声,惊。它们押:
 ing—eng韵部,即第610韵部。
 《语文·第二册·第36课·锄禾》中,有三个韵字:午、土、苦。它们押:
 u韵目,即第611韵目。
 《语文·第四册·第3课·春晓》中,有三个韵字:晓,鸟,少。它们押:
 ao—iao韵部,即第510韵部。
 《语文·第四册·第13课·静夜思》中,有三个韵字:光,霜,乡。它们押:
 ang—iang—uang韵部,即第110韵部。
 由此可见,今韵是易于推广的。
 由于丛书的今韵和模式诗律、模式词律、模式曲律的易学性、易懂性、易记性,就很容易在广大的诗词曲爱好者、青少年学生以及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中进行推广。
 第三个主要特点是:今。
 这套丛书的着眼点,就在于一个“今”字。
 这套丛书是为今人服务的,是为今人赏析唐诗、宋词、元曲和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诗词曲作品服务的,是为今天大陆的、台湾的、香港的、澳门的以及所有世界各地的华夏同胞服务的。
 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是伟大的;宋代的苏轼、柳永、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陆游……是伟大的;元代的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张养浩、白朴、张可久……是伟大的。面对这些历史上的大家,难道我们只能是望“人”兴叹吗?面对这些历史上的一座座高峰,难道我们只能是匍匐在地吗?
 穿过“千年时间隧道”,我去问唐代的大家。他们说:“不,你们不能望人兴叹!一代应比一代强,你们应当比我们强。”
 穿过“千年时间隧道”,我去问宋代的大家。他们说:“不,你们不能匍匐在地!你们不是有直升飞机、宇宙飞船吗?有了这些攀登高峰的现代化工具,超越我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穿过“千年时间隧道”,我去问元代的大家。他们说:“不,你们既不能望人兴叹,也不能匍匐在地!你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你们幸福欢畅,你们应该超越我们,你们定能超越我们。”
 于是,笔者带着千年祖辈的热望,带着千年祖辈的鞭策,带着千年祖辈的重托,想要穿回“千年时间隧道”。而在时间旅行的归途中,又遇到清代著名诗人赵翼。他说:“后生,请略停片刻,听老朽一言。唐、宋、元的前辈祖先说得对,你们既不能望人兴叹,踟蹰不前,也不能匍匐在地,无所作为。现有七绝一首,略以为赠: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讲得何等好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不能望“人”兴叹,我们会超越千年的祖辈,我们能超越千年的祖辈。我们不能匍匐在地,我们应当站起来,站得更直更高,站得顶天立地!
 我们应当有当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我们应当有当代的苏轼、柳永、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陆游;我们应当有当代的马致远、王实甫、关汉卿、张养浩、白朴、张可久。我们应当有当代的诗词曲大家。
 这套《诗词与电脑丛书》,这套丛书中的今韵,这套丛书中的模式诗律、模式词律、模式曲律,就是为当代的和未来的大家服务的,就是为当代的和未来的伟大的诗词曲大家做嫁衣裳的。
 诗词,是以有规律、有节奏的文字所表述的发乎情的心声。笔者深深地祝愿:当代的和未来的伟大而崇高的诗词曲大家,能以这套《诗词与电脑丛书》为琴弦,弹出你们的心声,弹出你们比“大江东去”更强的心声,弹出比“杨柳岸、晓风残月”更美的心声。让你们的心声响彻云霄,震撼寰宇,以使我中华文化彪炳史册。
 拙著《诗词与电脑丛书》得以出版,首先应归功于培养我、哺育我的众位恩师。其中,应特别提到的是:朱桴(即静楼诗主)先生,梁实秋先生,高亨先生,陆侃如先生,穆木天先生,阎述诗先生,史树青(即史潜)先生,张松如(即公木)先生。
 拙著《诗词与电脑丛书》得以出版,还应感谢众先辈诸亲友的热心指教、诚挚鼓舞、道义支持、具体帮助。其中,应特别提到的是:华人首绅李嘉诚先生,台湾的[陈立夫]先生、郑阿财先生、关广发先生,香港的邵逸夫先生、何鸿燊博士,宁波的赵佐家先生,上海的翁文泉先生、王安邦先生,深圳的李应楷先生、李书振先生,广州的李运林先生、李克东先生、秦兆年先生,杭州的[沙孟海]先生、陈商诚先生,兰州的王沂暖先生、[李秀文]先生、旦丹先生、于军先生、王天台先生、魏武映先生、车敏杰先生,方外的楚光和尚,出版发行界的王化鹏先生、张正杰先生、马牧先生、胡廷贵先生、陈梅英女士、梁前刚先生、[张文涛]先生、任宇民女士。
 还应感谢:曾宪梓先生,邹克亨先生,俞世杰先生,魏泉鸣先生,任政先生,邵秀珍女士,韩文厚先生,梁仲科先生,陈大元先生,廖国柱先生,薛渊先生,杜继阳先生,吴俊海先生。

黄宝文

☚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   诗词今古韵大字典︱《诗词今古韵大字典》使用说明 ☛
000130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