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蟋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蟋蟀》

蟋蟀在堂,蟋蟀在堂屋,

岁聿其莫。一年快要完。

今我不乐,今我不寻乐,

日月其除。时光去不返。

无已大康,不可太享福,

职思其居。本职得承担。

好乐无荒,好乐事不误,

良士瞿瞿。贤士当防范。

蟋蟀在堂,蟋蟀在堂屋,

岁聿其逝。一年将到头。

今我不乐,今我不寻乐,

日月其迈。时光去不留。

无已大康,不可太享福,

职思其外。其他得兼求。

好乐无荒,好乐事不误,

良士蹶蹶。贤士该奋斗。

蟋蟀在堂,蟋蟀在堂屋,

役车其休。役车将收藏。

今我不乐,今我不寻乐,

日月其慆。时光追不上。

无已大康,不可太享福,

职思其忧。多将忧患想。

好乐无荒,好乐事不误,

良士休休。贤士应善良。

就诗论诗,本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可是《毛诗序》偏说是“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悯)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娱)乐也”。清方玉润驳得好:“今观诗意,无所谓‘刺’,亦无所谓‘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诗经原始》)对《诗序》说纠正较早的当是宋王质,其《诗总闻》指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而“警戒”的内容则是“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勿至太康,常思其职所主;勿至于荒,常有良士之态,然后为善也”。释语达理通情,符合原诗,较他说为胜。拙著《诗经选注》定本篇为“劝人勤勉的诗”,即是受王质说启发。

本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今年已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在户”与本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七月》用夏历,本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本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启情作用。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这一感物惜时引出述怀的写法,对汉魏六朝诗影响很大,《古诗十九首》中用得特多,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亦常见,如其第十四首(依《阮籍集校注》次第):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开头与下文若即若离,与《蟋蟀》起句写法一脉相承,只是这里点明了“感物”的意思,而《蟋蟀》三、四句则是直接导入述怀: 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 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复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 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本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本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复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译诗保留原押韵格式。


诗经·蟋蟀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蟋蟀

 


 蟋蟀在堂, 蟋蟀在厅堂,
 岁聿其莫。① 一年快要完。
 今我不乐, 今时不行乐,
 日月其除。② 光阴去不还。
 无已大康,③ 不可太安乐,
 职思其居。④ 当把工作想。
 好乐无荒, 好乐业不荒,
 良士瞿瞿。⑤ 贤士要慎防。
 
 蟋蟀在堂, 蟋蟀在厅堂,
 岁聿其逝。 今年已不长。
 今我不乐, 今时不行乐,
 日月其迈。 光阴去不返。
 无已大康, 不可太安乐,
 职思其外。 职外得兼管。
 好乐无荒, 好乐业不荒,
 良士蹶蹶。⑥ 贤士勤自强。
 
 蟋蟀在堂, 蟋蟀在厅堂,
 役车其休。⑦ 役车将收藏。
 今我不乐, 今时不行乐,
 日月其慆。 光阴浪费完。
 无已大康, 不可太安乐,
 职思其忧。 当思遭忧患。
 好乐无荒, 好乐业不荒,
 良士休休。⑧ 贤士乐向善。


 
 【注】 ①聿: 语助词。莫: 古暮字。②除:去。下两章“迈”、“慆(tao)”意思相近。③已: 甚。大: 通泰,安。④职: 《词诠》释为“当”,相当口语“得”。⑤瞿瞿: 警惕的样子。⑥蹶蹶 (jue) : 勤快。⑦役车: 一种安上方箱的车子,可供运输用。⑧休休:同 《尚书·秦誓》 “其心休休焉” 之 “休休”,《孔传》云: “休休,乐善也。”
 
 这是一首劝人勤奋的诗。《诗序》 以为是讽刺晋僖公“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 (娱) 乐也”。方玉润说: “今观诗意,无所谓 ‘剌’,亦无所谓 ‘俭不中礼’,安见其必为僖公发哉?《序》好附会,而又无理,往往如是,断不可从。”驳得有理有力。
 这首诗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是感物伤时。诗人从蟋蟀已由野外迁居屋内,天气渐渐转寒,想到今年的日子剩下的不多了。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季节,《诗经·豳风·七月》写道: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几句纪时用的是夏历,“九月在户”与本诗“蟋蟀在堂”说的是同一个时间。周历建“子”,夏历建“寅”,周历的十二月,当夏历的十月。故知本诗使用的是周历,所以诗人有感于蟋蟀入室而叹惋: “岁聿其莫”。“蟋蟀在堂”一句既带有引起下文“兴”的意味,又可看作是“直陈其事”的“赋”,其意象与下文抒发的正意似相关联而又不完全关联,这较《诗经》中一些单纯的“兴”或含比的“兴”用法要复杂一些。这一表现技巧对汉魏六朝诗歌颇有影响,如阮籍《咏怀》其十八 (按《阮籍集》 次第) :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开头与下文若即若离,与《蟋蟀》起句写法一脉相承,只是这里点明了“感物”的意思,而《蟋蟀》三、四句则是直接导入述怀: 诗人由“岁暮”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一番,不然便是白白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虚晃一枪罢了,后面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把三章诗五、六两句意思合起来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负责的工作,对分外的事务也不可漠不关心,尤其不能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这反复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意思是: 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象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诗虽有说教意味,但并非唱高调,诗人没有否定“好乐”,只是要求节制在一定限度内: “好乐无荒”。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在今日开放的时代,这样的告诫,我想仍不为多余。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 以重章反复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这是本诗艺术上的特点。
 本诗的作者,有人根据第三章“役车其休”一句以为是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兴,“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 (《毛诗正义》) ,故以此表示时序,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从全诗考察,本诗作者身分难以具体断定,姚际恒说: “观诗中 ‘良士’ 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