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来 助词 用于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表示宾语前置。 多用于上古汉语中。 (《诗经·邶风·谷风》)——句义:不想想往日的恩情,只是怨恨我。伊:只是。 塈(xì):通“忾”,恼怒,怨恨。 (《诗经·大雅·江汉》)——句义:不敢安乐,不敢戏游,一心要征讨淮夷。匪:非,不要,不敢。淮夷:古部族名。求:寻求,这里指征讨。 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祈求、命令、劝勉等语气。有时与“乎”、“兮”等连用。 义即“吧”、“啦”、“呀”。 (《庄子·人间世》)——句义:尽管如此,你一定是有根据的,请把它说给我听听吧!若:你。 ❷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孟子·离娄上》)——句义:姜太公为躲避纣王,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了,高兴地说:“为什么不〔到他那里〕去呢!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年人。”辟:通“避”,躲避,逃避。盍:“何不”的合音字,为什么不。 (《战国策·齐策四》)——长铗(jiá):长剑。 ❺ 满船明月一竿竹,家在五湖归去来!(《罗隐集·曲江有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