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既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既醉》

既醉以酒,甘醇美酒喝个醉,

既饱以德。你的恩德我饱受。

君子万年,祝你主人万年寿,

介尔景福。天赐洪福永享有。

既醉以酒,甘醇美酒喝个醉,

尔肴既将。你的佳肴我细品。

君子万年,祝你主人寿不尽,

介尔昭明。天赐成功大光明。

昭明有融,幸福光明乐融融,

高朗令终。德高望重得善终。

令终有俶,善终自然当善始,

公尸嘉告。神主良言愿赠送。

其告维何?神主良言什么样?

笾豆静嘉。祭品丰美放盘里。

朋友攸摄,宾朋纷纷来助祭,

摄以威仪。增光添彩重礼仪。

威仪孔时,隆重礼仪很合适,

君子有孝子。主人尽孝得孝子。

孝子不匮,孝子永远不会少,

永锡尔类。上天赐你好后嗣。

其类维何?赐你后嗣什么样?

室室之壸。善理家业有良方。

君子万年,祝你主人寿绵长,

永锡祚胤。天赐福分后代享。

其胤维何?传到后代什么样?

天被尔禄。上天给你添厚禄。

君子万年,祝你主人长生福,

景命有仆。自有天命多奴仆。

其仆维何?奴仆众多什么样?

釐尔女士。天赐男女更美满。

釐尔女士,天赐男女更美满,

从以孙子。子孙不绝代代传。

《毛诗序》云:“《既醉》,大(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三家诗无异义。宋严粲《诗缉》云:“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太平无事,而后君臣可以燕饮相乐,故曰太平也。讲师言醉酒饱德,止章首二语;又言人有士君子之行,非诗意矣。”对《毛诗序》之说认同前半部分而否定后半部分。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系“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言享其饮食恩意之厚,而愿其受福如此也”,但其说实臆测之辞,不可信。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谓“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高亨《诗经今注》谓“这首诗当是祝官致嘏辞后所唱的歌,可以称为嘏歌”,嘏歌是一种特定的祝辞,故程、高二说实际上相同,兹从之。

诗以“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起得飘忽”,颇为中肯。而“既醉以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以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代表神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两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无疑。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方玉润《诗经原始》指出:“首二章福德双题,三章单承德字,四章以下皆言福,盖借嘏词以传神意耳。然非有是德何以膺是福?”其说不为无据。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本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本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我们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本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以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读来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由此可见,我们对《颂》诗的表现力也不可太轻视呢!


诗经·既醉 翻译|注释|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诗经·既醉

 
 既醉以酒, 畅饮美酒,已经陶醉,
 既饱以德。① 尽都饱受主人恩惠。
 君子万年,② 祝愿君子万年千岁,
 介尔景福。③ 为之祈求大福大贵。
 
 既醉以酒, 畅饮美酒,已经酣醉,
 尔殽既将。④ 您的嘉肴非常善美。
 君子万年, 祝愿君子长寿万年,
 介尔昭明。⑤ 发扬光大,明德流传。
 
 昭明有融,⑥ 发扬明德,盛大融融,
 高朗令终,⑦ 高明善誉,显耀终生,
 令终有俶。⑧ 终生显耀,又续美名。
 公尸嘉告。⑨ 公尸祝福,善言相通。
 
 其告维何? 公尸祝福,何言相告?
 “笾豆静嘉。⑩ “竹笾、木豆,都很美好。
 朋友攸摄,(11) 群臣、宾客,辅佐助祭,
 摄以威仪。(12) 大家佐助,都很有礼。
 
 威仪孔时,(13) 礼节完美,文质彬彬,
 君子有孝子。(14) 君子又是纯孝子孙。
 孝子不匮,(15) 孝子保持美德,不会穷匮,
 永锡尔类。(16) 祖宗常赐奴隶族类。
 
 其类维何? 那奴隶族类是何情形?
 室家之壸。 千家万户的全部成员。
 君子万年,(17) 祝愿君子万年永生,
 永锡祚胤。(18) 祖宗永赐幸福绵绵。
 
 其胤维何? 那连绵的幸福是何情景?
 天被尔禄。(19) 上天赐您高官厚禄。
 君子万年, 祝愿君子千载万年,
 景命有仆。(20) 永远保有奴仆隶属。
 
 其仆维何? 那奴仆隶属是何情形?
 釐尔女士。(21) 老天赏赐女口男丁。
 釐尔女士, 老天赏赐女口男丁,
 从以孙子。”(22) 加上他们的子子孙孙。”

 

(据袁梅译文,有改动)


 
 【注】 ①德: 恩惠。②君子: 朱熹 《诗经集传》: “谓王也。” 郑玄原笺: “成王祭宗庙。”于省吾 《泽螺居诗经新论》: “某一贵族。”于说近似。③介: 助,引申为施予。尔: 您,代某贵族。景: 大。④殽 (yao) : 通“肴”。鱼、肉等荤菜。将: 《广雅·释诂》,“美也。” ⑤昭: 光也。昭明: 何楷 《诗经世本古义》; “谓助发其智虑,小事大事,皆无不明也。” ⑥融: 长远。⑦令终: 朱熹云,善终也。” ⑧俶(chu) : 始也。⑨公尸: 尸,祭祀时,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神灵的人,以臣下或死者的晚辈充任,后世逐渐改为神主、画像。公尸,此贵族之祖先为公侯,则尸称公尸。嘉:当读为嘏 (gu) ,祝官代表尸向主祭者致赐福之辞。⑩笾(bian) : 盛果脯的竹器。豆: 形似高足盘的食具。静: 善也。(11)攸: 则也。摄: 佐也。(12)威仪: 礼节。(13)孔: 很。时: 善也。(14)有: 又也。(15)匮 (kui) : 竭。(16)锡:赐也。类: 族类,指奴隶的族类即宗族种类,当时赏赐奴隶为常见之事。(17)壶(kun) : 毛亨《毛诗》,“广也。” (18)祚(zuo) : 福也。胤 (yin) : 《尔雅·释诂》,“继也。” (19)被: 覆盖。禄: 福也。(20)仆: 奴仆,指奴隶和农奴。(21)予釐:也。女士: 士女,倒文协韵,即男女。(22)从: 随也。孙子: 子孙,倒文协韵,此指奴仆的子子孙孙。
 
 这是西周时期的一首祖庙祭歌。那时大大小小的奴隶主祭祀祖先,都用臣属或死者的后辈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的神灵。这人叫“尸”,恰似后代之偶象。尸在受祀时不可以讲话。仪式进行一定阶段,祖先神灵当表态,就由祝官代表尸致辞,向主祭者说一些赐福的话。此诗当为某贵族祭祖时祝官唱的歌。
 这个主祭者的社会地位很高,诗中有“公尸”一词,该祖先当为公侯,主祭者拥有大量奴隶和土地,可是仍贪得无餍,无休无止。祝官即迎合其心理,说什么上天一定会保佑他获得更多财产。此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的情况,特别是奴隶主贵族的心态,说出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因而有认识价值与史料价值。
 全诗八章,每章四句。前三章是参加祭祀宴会的客人对主人的颂扬。他们帮助主人祭祀,酒饱食足,齿颊生香,于是好话连篇,谀词迭至。一是祝愿主人长命百岁,永远享乐。二是为之祈求大福大贵,光大祖业。三是吹捧主人的道德情操,取得更高的声誉和威望。这些客人当然也是奴隶主贵族,说的话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了。第三章末“令终有俶,公尸嘉告”为承上启下之关键,转写祝官代公尸亦即代其祖先致答词。
 以下五章皆为答词,活灵活现地吐出奴隶主阶级的心声。首先,祖宗的神灵对食品、祭器的美洁和祭祀礼节、助祭客人的文质彬彬表示满意。接着肯定主祭人是个大大的孝子。再说列祖列宗将保佑这个孝子及家族繁衍昌盛,个中核心乃是保佑其极大地增加物质财富,也就是大量增添奴隶和土地。这是奴隶主阶级注意力的集中点,是他们穷奢极侈享乐生活的基础,所以层层追问,越说越具体。“其告维何?”答曰: “永锡尔类。”“类”的本义为“族类”,此句说祖宗神灵请上天永远赐给该贵族奴隶之族类。那末,“其类维何?”答曰: “室家之壸。”即农业奴隶、手工业奴隶、牧业奴隶、家内奴隶、种族奴隶以及虏奴、债奴、刑奴等等,都是整个家族,全部赐你,男女老幼,一个不漏。当然还有土地,因为金文“锡臣若干家”,常与“田若干田”连言,不须详说。召伯虎簋有“仆庸土田”,《鲁颂·閟宫》亦言 “土田附 (仆) 庸” 等等,皆可证,通观《诗经》,义可互足。社会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所赐赅足,奴隶既是劳动者,又是会说话的工具,二者得兼。贵族不仅本人想获得更多奴隶与土地,而且谋及子孙,还要“永锡祚胤”,让后代继承财产,绵绵瓜瓞,永不断绝。那末,“其胤维何?”答得更具体: “天被尔禄。”赐给后代更多的福禄。当时周王是奴隶主头子,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奴隶赐给诸侯和臣下,他们再依样将土地和奴隶赐给下级的卿、大夫、士。每个奴隶主都有相应等级的财产。各级领地世代相传,自由支配,但不准买卖。周天子有权随时收回转赐他人。据此,这个贵族的祖先神灵愿保佑子孙后代从上天那里得到更多的赏赐,直爽言之就是“景命有仆”,永远保有并扩大奴隶与土地。那末,“其仆维何?”答曰:“釐尔女士,从以孙子。”赐给的奴隶以青壮年男女为主,并且加上他们繁殖的子孙。这就是所谓家生世奴了。
 诗的后五章以追问方式,层层深入,写出祝官致辞的具体内容。从中看出奴隶主对奴隶疯狂的占有欲,对物质享受的无穷追求,而这一切受之于天的、合理的,为压迫剥削奴隶制造根据,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隐藏于致词后面的则是奴隶的斑斑血泪与垒垒白骨。
 此诗为我国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的力证。过去的说诗者对本诗主旨的解释很多。如郑玄《毛诗笺》、朱熹《诗经集传》等说;“大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 “此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言享其饮食恩意之厚,而愿其受福如此也。”他们不可能懂得我国奴隶社会之存在,因而不可能对本诗的认识价值与史料价值作出正确评价。这是阅读与欣赏《诗经》中此类作品,参考历代传、注、笺、疏,应当注意的。
 此诗篇章结构匀称,形式完美。从第三章开始,每章首句,皆承上章末句,并加以变化,蝉联而下,层层剥剔。于省吾先生将这一技巧叫做“连锁递承法”。从语言角度看,使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因而比起《诗经》中大量形式上各自为章、勾连欠紧的诗篇来,自具特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