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对动作或情况真实性的确认。 义即“的确”、“确实”。 ❶ 若保有成功,即不论用废多少;既的知不可,即不合虚费赀粮。(《白居易集·请罢恒州兵事宜》)——合:该。赀:钱财,费用。 ❷ 但请阿郎勿怀忧虑,的无此事。(《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❸ 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或:或者。阳:通“佯”。 屈:屈服。畏威顺旨:迫于权势阿谀奉迎。佞臣:谄媚之臣。 二、表示对事情真相的追究。 义即“到底”、“究竟”。 ❶ 若言炳之有诚于国,未知的是何事。(《宋书·庾登之传》)❷ 彼呼此为彼,此呼彼为此,彼此之名,的居谁处?(《陈书·傅縡传》)——谁处:何处。 ❸ 城中太守的何人?林下先生非我身。(《苏轼诗集·光禄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