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教 诗教孔子的诗歌创作主张,亦为儒家的创作教条和文学批评标准。语见《礼记·经解》: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又: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温柔敦厚”本指人的品性温和宽厚,这里借指诗歌对时政的“怨刺”必须“止乎礼义”,不能作过火的讽刺与批评,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反映。虽然其间也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哀乐中节,强调中和之美的合理因素,但主导方面则是保守、消极的,旨在要求文艺紧紧地为统治阶级政治教化服务,不得触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因而两千余年来一直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竭力提倡,影响甚大。 ☚ 兴观群怨 思无邪 ☛ 诗教 诗教古代诗学概念。出于《礼记·经解》篇,托言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汉儒根据儒家经学的需要,提出了“《诗》教”说,原是指古代周《诗》三百篇的伦理规范及其为政教服务的巨大社会作用。这一理论,源于孔子的“思无邪”说。而与《礼记·经解》篇几乎同时的《毛诗序》,也有相似的论调:“《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意思是说,古《诗》三百篇,以其巨大的道德感染力量,启发了人们的精神自觉,形成一股风气,达到“移风易俗”的政治目的,说明诗歌为封建政教服务的社会作用。人们把诗歌作为抒情言志的工具,可以上风化下,也可以下风刺上。但是“下以风刺上”的诗歌,应合于“温柔敦厚”或“主文谲谏”的封建伦理规范。这一“《诗》教”说,不仅符合汉代封建大一统的形势要求,而且符合后世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因此,后世的封建文人,吸收了前人的理论,把汉儒特指的“《诗》教”,改为泛指一般诗歌创作的“诗教”,于是逐渐形成了儒家传统诗论的政教中心说,提倡诗歌创作与评论为封建政教服务。这一“诗教”说,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诗坛,直至清中叶的沈德潜,仍然有其巨大影响。此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灭亡,它终于成了历史的陈迹。 ☚ 诗学 温柔敦厚 ☛ 诗教 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周礼·春官宗伯·大师》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卫灵公》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阳货》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礼记·经解》 诗教shījiào〈动〉以诗歌来教育学生。 诗的风格 诗的风格诗格 诗骨 ☚ 诗文的风格 风格好 ☛ 诗教指古代以《诗经》教化百姓。是儒家文艺伦理思想的核心。语出《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按孔颖达疏,诗教就是“以诗辞、美刺、讽喻以教人”。目的是造就具有温柔敦厚人格的人。这就要求诗当是温柔敦厚的诗。它“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是孔子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作品。写这类作品,作者对感情要有所节制,节制的思想标准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美学标准就是“中和之美”,哲学标准就是“中庸之道”。诗教所造就的温柔敦厚而不愚的人,实质上是恪守礼义,温良恭顺,不会“犯上作乱”的人。诗教说借助统治阶级的提倡而成为我国封建时代诗歌理论的正统观念,它使古代诗歌与伦理道德结下了无法解开的纽带,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一方面,它严重束缚着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一些不合“温柔敦厚”诗教的进步文学作品往往被封建卫道者否定;另一方面,它也是促使我国成为诗之国的一个原因,讲究讽谕谲谏,则促进了比兴手法和含蓄蕴藉风格的发展。 诗教中国古典美学术语。儒家对诗歌美刺教化的社会功能的概括。是诗歌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要求诗歌具有一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