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切 诗切诗经注本。五十卷。清牟庭撰。牟庭字陌人,山东栖霞人。乾隆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长于经、子、方术之学,著述凡五十馀种。其中《同文尚书》和《诗切》,尤为毕生精力所萃。《诗切》稿凡六易,方才写定。取《荀子》“《诗》、《书》故而不切”一语以名其书。作者认为,周秦诸家治《诗》,多注重训诂字义,鲜能切说文意,因为不切之故,以致诗义难明。故所著此书,于汉、宋诸家,皆所不取,亦不泥三家之说,惟是自出己见,以探求有合于诗人之本怀。本书体例,每篇每章,先列诗文。每章之后,皆有说解,杂引鲁、齐、韩和毛、郑以及《尔雅》、《释文》故训,加以考核论断,最后出以己见,作为结论。说解既竟,标一圆圈,圆圈之后,更用古今字相比,切为韵语,很像现代的《诗经》今译。《诗切》所作新解,多见功力。例如《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汉儒解“祛”为“衣袖”,清人无异说。牟氏援用《左传》、《管子》、《方言》郭注等有关文献资料,考定“祛”为“衣裾”。此外,以俗语释古词,以声训释难词,以及运用“右文说”释词,皆有创获。本书之缺点为刻意求新,流于武断。如释《竹竿》为“卫姬作也,自请和亲,以释献公于曹也”;释《蒹葭》为“百里奚作以荐蹇叔于秦也”。尤有甚者,牟氏对《诗经》全书的篇章,凭主观臆断,作了很大的调整分合。例如《周颂》原本三十一篇,牟氏“依文义合为十二篇”,《豳风》原本七篇,牟氏合《破斧》、《伐柯》、《九罭》为一篇,又入《下泉》一篇,改为六篇;又如牟氏分《丰》篇“衣锦纲衣”以下二章为别一篇;又改《东方之日》为《东方日》,改《鹑之奔奔》为《鹑》,改《东方未明》为《折柳》,把整部《诗经》改得面目全非。此书写成后从未刊刻,以写本流传,1982年齐鲁书社据写本影印,原缺《小雅·鹿鸣》至《雨无正》三十三篇。 ☚ 诗瀋 读风偶识 ☛ 诗切不分卷。清牟庭撰。庭初名廷相,字默人,山东栖霞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六十年 (1795)优贡,官观城县教谕。该书大旨以为鲁申培受业荀卿门浮丘伯,齐辕固、燕韩婴非别有师授,各就鲁诗自推其意,最后赵人毛苌托名子夏,最不可信,卫宏为毛诗作序,郑康成拾其燕石,强名为宝,当劾郑笺黜卫序。寻博征浮丘申培之坠绪,因凭臆自专,改作诗序。书中论述多凿空结撰,而欲劾郑黜卫,凌驾三家,益见其不知量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