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陈文帝以孔奂为遗直天康元年(566),陈文帝病危,召五兵尚书孔奂、安成王陈顼 (武帝从子)等人商议继位者问题。他担忧柔弱的太子(陈伯宗)将来不能保住皇位,对陈顼说: “吾欲遵太伯故事。”即要学吴太伯以天下让贤的故事。陈顼坚决推辞。文帝又要求孔奂等“宜遵此意”。孔奂猜透了文帝的心意,声泪俱下地表态:皇太子很合适,安成王(陈顼)足为周公,我们都不敢有废立之心。文帝满心欢喜,称孔奂为“古之遗直”,并以其为太子詹事,委以保太子驾之任。但时隔一年,陈顼废了新帝(陈伯宗),自己称帝(宣帝)。孔奂对此无动于衷,被宣帝由外任召回使用,历任清要之职而天年善终。 司马光对陈文帝以孔奂为遗直一事发评。他说,臣对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即要正直无私,主持正道。他指出,孔奂其人,君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君死,则 “权臣移国而不能救,嗣主失位而不能死”。这是“奸谀之尤者”。陈文帝以其为“遗直”而托孤,大错。 南北朝时期,动乱频仍,篡权习见,武人横行,操纵政局。门阀世族多苟安求存,也难建功立业,孔奂即其代表。陈文帝所欣赏的就是阿谀迎合之徒,所谓“古之遗直”只是廉价的表扬。司马光以封建君臣之道责之,彼辈固难辞其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