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茅盾作。初载于1921年8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文章考察了1921年第二季度发表的120多篇小说,指出这些小说在“量”上比春季确有进步,但内容上则百分之九十八描写男女恋爱,显得题材狭窄。创作状况表明,“知识阶级中人和城市劳动者,还是隔膜得厉害”;一般青年思想追求单一,关注的“只有跟着性欲本能而来的又是切身的恋爱问题”;作为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个人主义,也“流于强烈的享乐主义”。它们格式上相类似,人物形象塑造相仿佛,缺乏个性,多“摹拟的伪品”。其中为数甚少的描写劳动者生活的作品,除鲁迅的《故乡》等作品外,大都显出作者人生经验的缺乏和对描写对象的隔膜。所以,作家必须摒弃“为创作而创作”的态度,“到民间去”体验生活,直接从人生中提取创作的材料。本文对创作现状的坦率、中肯的分析,对现代小说创作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