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诃子皮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诃子皮散

《兰室秘藏·泻痢门》卷下方。即诃子散第三方,见诃子散条。

诃子皮散 《兰室秘藏》卷下

【组方药物】 御米壳(去蒂萼,蜜炒) 橘皮各1.5克 干姜1.8克(炮) 诃子2.1克(煨、去核)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细末,都作1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和滓,空腹时热服。
【主要功效】 温中祛寒,涩肠固脱。
【适应病证】 肠胃虚寒泄泻,米谷不化,肠鸣腹痛,脱肛不收;或下痢逐血,里急后重,白多赤少,日夜无度。

诃子皮散hēzǐpísǎn

即诃子散第三方。见诃子散条。

诃子皮散

诃子皮散

本方出自《兰室秘藏》卷下。又名诃子散。是从《金匮要略》诃黎勒散加味而成。方由御米壳(去蒂壳,蜜炒)、橘皮各五分,干姜(炮)六分,诃子(煨,去核)七分组成。上药为细末,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和渣,空心热服。功能涩肠固脱,温中祛寒。主治虚寒泄泻,肠鸣腹痛,米谷不化,脱肛不收,或大便中带脓血者。本方所治证属中焦虚寒,不能固涩所致,治宜温里和固涩并施。方中诃子酸涩,止泻固脱为主;配伍御米壳(即罂粟壳)能涩肠止泻;再配炮姜以温中祛寒而补脾阳;橘皮调理气机。诸药合用,使中焦得以温养,而达到涩肠固脱的目的。若脾虚气弱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补气;腹痛甚者,加白芍、炙甘草以缓急止痛。如属湿热痢而便下脓血者忌用。
诃黎勒散(《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诃黎勒(煨)十枚。上为散,粥饮和,顿服。功能固涩止泻。主治慢性泄泻,矢气频转。
诃子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良姜(炒)、茯苓、神曲(炒)、曲蘖(炒)各等分。上药为末,每服二钱,用水一盏,煎七分,入盐服。功能涩肠止泻,温中祛寒,理气止痛。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诃黎勒丸(《济生方》卷四) 诃黎勒(面裹煨)、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面裹煨)、木香(不见火)、吴茱萸(炒)、龙骨(生用)、白茯苓(去皮)、荜拨各半两。上药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功能固涩止泻。主治脾肾虚寒,肠鸣泄泻,腹胁气痛,饮食不化。
诃子丸(《普济本事方》卷四) 诃子(去核)、川姜(炮)、肉豆蔻、龙骨、木香、赤石脂、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为细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功能涩肠止泻,温中理气。主治脾胃不和,泄泻不止,时久不愈。

☚ 遇仙立效散   没石子丸 ☛
000045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