诂训见 “训诂”。 诂训 ☚ 训故 故训 ☛ 解释 解释解(解明;解识;疏解;诠解;讲解) 释(释解;融释;开释;训释;诠释) 译 诠 分辩 交代 解释和表达:诠表 解释和论辩:诠辩 解释书的内容:讲书 解释古语:诂训 古言古语的解释:诂释 解释文字:梳文栉字 解释法律文字:言文 宣传、解释刑法:训刑 解释义理:诠言 释义 解释疑难:解疑 解难 请求解释疑难:问疑 自我解释:自释 以言辞自行解释:释言 因被人嘲笑而自作解释:解嘲 分辩,解释:分解 说明解释:申释 附会解释男女婚姻或社会人际关系:相生相克 相灭相生 牵强附会的解释:燕烛郢书 对受到的指责加以解释:解辩 另一种解释:别致 如何解释:解何 (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解释)
另见:说明 含意 意思1 原因 理由 附会 ☚ 解释 解释的方式 ☛
语义 语义词语本来的意义:本义 文字的意义:文义 文谊 文字的读音和意义:音义 文字表面上的意义:字面 古语的意义:诂训 有分岐的文义:离文 歧义 歧旨 词义艰僻:怪险 ☚ 各种意义 含义 ☛ 诂训詁訓gǔ xùn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书的文义。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 诂训即“故训”,亦即“训诂”。“训诂”的早期称谓之一。最早使用“故训”一名的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也作《毛诗诂训传》。《汉书·艺文志》“《鲁故》”唐颜师古注:“故者,通其指义也。它皆类此。今流俗《毛诗》改故训传为诂字,失真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