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证治汇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证治汇补内科著作。清李惺庵撰。八卷。惺庵字用粹,又字修之,上海人。先习儒,因有家传而旁通医术。李氏博采群书,汇集古人对内科杂病的有关论述,删繁节要,补缺纠偏,参合己见,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撰成是书。卷一提纲门,卷二内因门,卷三外体门,卷四上窍门,卷五胸膈门,卷六腹胁门,卷七腰膝门,卷八下窍门。将八十余种杂病分为八门,每门列有若干病证,每证设有大意、内因、外候、脉法、总治、用法、选方等,逐一论述。书中对每一证候的定义和病因均有综述,引文与方剂均注明出处,凡属作者本人之言则标“汇补”便于区分。理论上多采《内经》、张仲景及金元四大家之说,尤重朱丹溪有关气、血、痰、郁诸证的论述,并有所发挥。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论治较详,切于实用,流传较广。有康熙二十六年刻本,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原书局石印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证治汇补书名。8卷。清·李用粹撰。刊于1687年。本书汇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论述及本人经验。书中将内科杂病80余种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八类,每类分别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证治,内容比较丰富。建国后有排印本。 证治汇补书名。清·李用粹(修之,惺庵)撰,约刊于1687年,8卷。辑录前人有关杂病的证治,加上个人的意见汇编成书。条理分明,选择材料精要。今有排印本问世。 证治汇补zhèngzhìhuìbǔ医书。8 卷。清·李用粹撰。刊于1687 年。该书以内科杂病为主, 记述80 余种病症, 每种病症以介绍辨证、立法、方治为重点, 除参考历代医家论述外, 并附作者本人经验。全书条理分明,选论精要。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证治汇补》系临床医学著作。8卷。清·李用粹撰。刊于1687年(康熙26年)。作者为清代前期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其学术见解上参《内经》,下考诸家学说,善于撷取前人学术经验的精华。他认为古人立说,各有一长,学其所长,可以彼此相济。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作者汇集历代名医有关论述和方药,删繁存要,补缺正偏,并结合他本人的医疗经验和见解,共介绍八十余种较常见的病证。全书分为提纲、内因、外体、上窍、胸膈、腹胁、腰膝及下窍八类,每类分别记载了多种疾病的证治,每症列为一章,每章分成数节,先引述《内经》,后选列后世医家论述的精义,注明出于何书,便于读者参阅。此书所列各种病证,分别介绍其病因、外候、辨证、脉象、治法、用药、附证、方剂等项,详而不繁,备而不冗,在以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著作中,是一部内容丰富、繁简合宜,较为实用的著作。所以《郑堂读书记》称誉此书“大纲毕备,条理井然……流览诵读,无太繁太简之弊”。刊行后比较受到读者的欢迎,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医门法律 石室秘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