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常惠1929—Xuchanghui
台湾作曲家、音乐史学家、教育家。生于台湾省彰化县。1949年考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随戴粹伦教授学习小提琴,随张锦鸿、肖而化教授学习理论作曲。1955年进入巴黎法兰克音乐院学小提琴,1956年入巴黎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学音乐史、和声分析和古谱今译等。1959年回台后任教于师大音乐系及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任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音乐史教授,并任亚洲作曲家联盟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及该联盟在台湾的总会理事长、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执行长等要职。1967年与史惟亮等人发起“中国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致力于台湾民谣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曾多次应邀到美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地进行访问或讲学,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较高的声望。曾四次获得《中国民俗音乐专集》唱片“金鼎奖”,1985年获法国文化部颁赠的文艺骑士勋章。主要作品有歌曲《我是一滴清泉》(1956年,郭沫若词)、清唱剧《兵车行》(1958—1965年,杜甫词)、《狮子山的孩子》(1983年)、交响曲《白沙湾》(1974—1976年),舞剧《桃花姑娘》、《陈三五娘》(1985年),琵琶独奏曲《锦瑟》,以及前奏曲、小奏鸣曲,五重奏等大量室内乐作品,并著有十余本音乐论文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