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恢复reminiscence 记忆恢复reminiscence亦称 “复忆”。指在学习某种材料以后,延缓回忆的内容多于即时回忆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 (P.B. Ballard) 于1913年最早发现这种现象。他让一些12岁左右的学生在15分钟内识记一首诗,如以识记后立即进行回忆的平均成绩为100,则识记一天后的平均成绩为111 ,两天后的为117,而在此期间并没有让儿童进行复习。继巴拉德后,许多人重复类似实验均取得大致相同的结果。研究表明,该现象儿童比成人普遍; 学习较难的材料比学习较容易的材料表现得更为明显; 学习程度较低时,比学习纯熟时更易出现;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是处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识记材料的过程中产生了抑制积累作用,影响即刻回忆的成绩,经充分休息后,抑制得到解除,回忆成绩也会有所上升。 记忆恢复 记忆恢复reminiscence亦称“复记”。识记某种材料后延缓回忆比即时回忆效果更好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P.B.Ballard, 1871—1937)于1913年首次发现。在儿童期以及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时特别明显。对此,抑制解除说认为识记时,皮层细胞因反复激活而导致抑制,因此只有等抑制解除、遗忘尚未开始时,识记效果才会最佳;而整体联系说认为识记之初,被识记的材料之间还没有建立充分联系,随着时间的推延,材料的整体性加强,保持效果增强。 ☚ 倒摄干扰 复述 ☛ 00002406 |